個稅調整應讓民眾感受明顯減稅
2011-04-27   作者:新京報社論  來源:新京報
 
【字號
  4月25日,全國人大公布《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全文,並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
  從去年的車船稅法草案到如今的個稅修正案草案,都公開徵集意見,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事關稅制的立法就是和民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大事,理應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獲得民眾的同意。
  這次個稅調整方案,總體上是有利於民眾的,但是,由於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方案針對不同收入人群又有不同的稅率設計,因此,出於不同的利益訴求,難免會引發爭議,這很正常。所以,這次個人所得稅法草案徵求意見,還需要回答這段時間以來民眾的疑問。
  首先,此輪個稅調整對中産階層來説,意圖到底是什麼,是要增稅還是減稅,抑或是和此輪政策優惠無關,這都需要有關部門進一步解釋。
  按照草案所公布的7級稅率,原來月收入12000元至22000元的人群,稅率增加了5%。按照稅務部門的定義,這部分人群屬於高收入群體,但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房價以及生活成本居高不下,這樣的收入實際上也只能算是中等。
  據報道,經過測算,月收入1.9萬元左右是此次個稅調整的臨界點,在這個點上增稅和起徵點調整的效果正好互相抵消。1.9萬元以下是稅負減輕人群,以上是稅負增加人群。這相當於大幅拉低了對富人的徵稅標準,也使過去一些富裕的中産被劃入了富人的行列。按照草案,中産階層或者獲益甚小,或者沒有獲益,或者利益受損。
  因此,這也帶來了公眾的第二個疑問,此輪個稅調整是否應重新界定中産的標準。個稅政策努力的方向理應是培育和擴大中産,但是,此次個稅稅級與稅率的調整,卻有縮小中産的可能。
  由此,民眾也會繼而擔心,此輪個稅調整的減負效果究竟如何?按照財政部的測算,此次調整部分納稅人增稅約80億元。公眾其實非常想知道,這個數字是如何測算出來的?如果考慮到居民收入的增加、被增稅人群的擴大,那麼,實際稅負又會增加多少?這恐怕還需要有關部門繼續完善草案,或者,對此做出解釋。
  從2006年和2008年兩次個稅調整來看,社會整體的個稅負擔有沒有顯著降低一直是筆糊塗賬。2006年全國個稅收入2452.67億元,比上年增長17%;2008年全國個稅收入為3697億元,比上年增長16%。在上調個稅起徵點的情況下,這兩個年份個稅收入既超過了GDP增幅,更是遠遠超過了居民收入增長速度。其中,2008年工薪階層貢獻了1849億元,也就是50%的個稅收入。也可以説,當年雖然個稅起徵點上調,但是,對民眾來説實際減負效果並不明顯。
  根據財政部門的測算,這次個稅調整將減少1200億元的財政收入。而對於民眾來説,這些測算都是虛數,民眾的個稅負擔能否切實減輕,還需要看這一年下來全國的個稅收入增幅和結構,是否到了一個相對合理的水平。
  多年以來,我國個稅收入基本保持着高速的增長,去年增速更是高達23%,今年一季度個稅收入增幅甚至達到了37%。個稅調整應對這種高速增長的勢頭起到明顯的遏制效果。而在百姓稅負高速增長面前,個稅調整的方案還可以更大方一些,尤其是對中産更不應過於苛刻。
  百姓感受明顯在減稅,才會舍得花錢,減稅所帶來的拉動內需等效果才會明顯。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減稅負調差距 國務院通過提高個稅起徵點方案 2011-03-03
降低企業社保繳費比例不如減稅 2011-03-02
從“饅頭稅”看減稅惠顧民生之迫切 2011-02-24
從“饅頭稅”看減稅之必行 2011-02-22
賈康:繼續實施優化結構性減稅 2011-01-15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王迎暉:食品監管該跳出“周期律”[思想]張健:股民不能總叼着“奶嘴”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