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電信資費不能總是“鼓勵”
2011-04-22   作者:高君波  來源:南方都市報
 
【字號
  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4月20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説,下一階段工信部將抓好5項工作以應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其中鼓勵電信企業進一步降低資費水平赫然在列(4月21日《北京日報》)。
  希望電信企業主動降低資費,工信部不是第一次公開表態。去年8月,時任工信部部長李毅中在出席山西農村三網融合工作匯報會時&&,在推進三網融合工作中,電信企業和廣播電視企業要通過不斷降低資費,回報社會,承擔自身的社會責任。
  其實,朱總工程師和李毅中的態度有異曲同工之處:不管要求也好,“鼓勵”也罷,言外之意無非是,假若電信企業主動降低資費,那當然更好;如果他實在不想降低,也只得由着他去。如果實在沒法向公眾交待,除了對電信企業“口頭批評一次”,又有什麼辦法呢?
  要求電信企業降低高高在上的資費,社會公眾多年來不停呼籲,作為國家行政主管部門,工信部其實也心知肚明,一次又一次明確表態。可每一次表態都是“革命靠自覺”,坐擁暴利的電信運營商,怎麼會用“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白白地為他們的講話埋單?
  讓電信企業在暴利面前主動降價,意味着從他們的腰包裏掏錢,他們不會心甘情願理所當然。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作為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信部,也從來沒有硬起手腕,以公權力推動電信資費的實質性降低。於是,工信部出於職責需要,時不時還來公開&&“鼓勵”,電信企業在暴利面前裝聾作啞,資費依然不肯降低。管理與被管理者的這種默契,似乎成了向公眾展示演技的“摺子戲”,不斷地重復着。
  降低電信資費,切實給公眾以實惠,人們盼了一年又一年。可是,行政管理部門對降低電信資費“鼓勵”,卻總是“幹打雷不下雨”,不僅讓人們對這種演戲産生視覺疲勞,也降低了政府部門的公信力,的確可以休矣!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像歐盟那樣依法管理電信資費 2010-08-17
電信資費應服從信息社會的需要 2010-08-17
2010年我國電信資費價格水平將下降9% 2009-12-22
電信資費水平奏響“降”大調 2009-11-25
給電信資費降價提速不必先試點 2009-07-09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曹中銘:不要輕信“股神”高論[思想]郭田勇:貨幣政策宜緊不宜松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