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額收費哪兒去了
2011-04-22   作者:張魁興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21世紀經濟報道》和央視《經濟半小時》近日分別披露:北京1年的停車費用接近100億元,但2010年的佔道停車費收入僅為2110萬元,比2009年還減少1200萬元;廣州花都公路收費站1年收費4000萬元左右,18年來至少收費10億元,而其中大部分資金去向不明。有人收費,就肯定有人知道所收的錢去哪兒了,然而有關部門竟三緘其口一問三不知。鉅額收費自己不會人間蒸發,更不會不翼而飛,錢肯定有去處,只是少數人知道公眾不知道而已。所謂“鉅額收費去向不明”,其實加個引號更準確——不是真的去向不明。
  當記者詢問物價和審計部門時,他們無法明確地告訴你鉅額收費的去向,因為這些錢不歸他們管,即使他們想管也不大可能。廣州花都公路收費站的經營管理者是廣州花都區新東華公司,雖然不知道公司在哪兒,但所收的錢卻“去向不明”。北京僅東城、西城臨時佔道停車位的佔道費收入就有9000多萬元,而北京全市的佔道費收入僅有2110萬元。如此鉅額收費“去向不明”,有人會説是監管不到位,其實有些地方可能都沒有監管,何來監管不到位?
  “去向不明”的鉅額收費到底去了哪呢?憑經驗推斷,不外乎這麼幾個去處。一是被地方政府當做預算外收入,用於不能進入財政預算的開支。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怪現象,政府財政收入不多但每年的支出很多,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有預算外收入。二是進入部門的小金庫,用於單位額外福利,或領導額外的吃喝拉撒睡開支。三是被相關單位私分,或用於其他腐敗。如果鉅額收費用於服務人民,儘管暗箱操作,也還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但這些鉅額收費處於監管盲區,往往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和權力一樣,不被監管,就會亂用,就容易腐敗。
  在法治社會,只要取之於民的費用,收了多少,幹了什麼,公眾都應有知情權,政府相關部門的公職人員和收費部門沒有對公眾遮遮掩掩的權力。如此鉅額收費脫離監管視線,有關部門還三緘其口,就等於告知公眾及上級有關部門:這其中有腐敗嫌疑。而對如此鉅額收費的“去向不明”,審計部門不介入,紀檢監察部門不介入,無異於坐視腐敗。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北京停車費去向引質疑 2011-04-21
北京停車費漲後部分車位無車停 2011-04-05
高額停車費是誰的心頭肉 2010-02-03
停車費漲價後誰是受益人? 2009-06-08
停車費後面的公共預算 2009-04-16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曹中銘:不要輕信“股神”高論[思想]郭田勇:貨幣政策宜緊不宜松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