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增加世界經濟復蘇不確定性
2011-04-21   作者:莊斐 紀驚鴻 梁磊  來源:新華網海南頻道
 
【字號

 
  張其佐

  經濟學家、成都大學副校長張其佐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接受新華網記者專訪時説,日本遭受百年來最嚴重的地震、海嘯和核泄漏複合型災難打擊,對日本乃至世界經濟的巨大衝擊不斷顯現,災害增加了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

  記者:日本地震災害對世界經濟有哪些影響?
  張其佐:日本受災地區經濟活動短期內難以恢復正常,汽車、半導體等多個産業鏈條斷裂,大範圍電力供應短缺制約生産恢復,福島核泄漏事故嚴重損害日本産品出口競爭力。這些因素綜合起來,無疑將影響今年日本經濟增長,有的機構預測2011年日本經濟增長率可能從1.7%降至1.2-1.5%,也有機構預測日本經濟增長可能下降3個百分點。日本佔全球經濟總量8%,其明顯減速將拖累世界經濟復蘇。

  記者:對國際金融市場有什麼影響?
  張其佐:日本官方外匯儲備超過1萬億美元,加上民間外匯儲備高達8萬億美元,是全球資本市場十分重要的力量。日為救災和災後重建可能將海外資産拋售抽回,直接影響國際金融市場穩定,也會使深陷債務危機的歐洲國家雪上加霜。福島核事故如得不到有效控制,也可能成為國際金融市場新的不確定因素。

  記者:全球産業布局可能出現什麼新變化?
  張其佐:全球92%的汽車無級變速器産自日本,20%的存儲芯片、40%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閃存芯片來自日本,半導體必須的原料晶圓60%由日本製造。據估計,工廠停産導致日本汽車生産商每天損失高達1.5億美元,東芝、松下、索尼等已先後關閉工廠,並開始波及依賴日本原材料的相關國家産業。上述原材料需求一部分可能通過韓國、台灣和中國大陸得到滿足,相關國家可能趁勢擴大産能、提高市場份額,從而帶來國際産業布局的新調整。日本消費了全球40%左右的奢侈品,是眾多國際頂級品牌的消費大戶。地震後,日本民眾大幅減少奢侈品消費,不少品牌專賣店已關門停業。可以預見,在日本經濟實現災後復蘇、民眾重樹消費信心之前,國際奢侈品市場很難恢復原先的繁榮。

  記者:對全球經濟復蘇會不會帶來根本性影響?
  張其佐:福島核泄漏事故引起國際社會對核能安全問題的新一輪討論關注,一些國家可能放緩核能發展步伐,轉而更多利用天然氣、煤、石油等發電,增加化石能源價格上漲壓力。也可能促使各國加快發展風能和太陽能,增加全球風電設備和光伏電池需求。作為世界大宗商品的主要進口國,日本災後重建以及之後的經濟發展都需要大量原材料,全球範圍內大宗商品需求增加,將推高物價,加大全球通脹預期。也要看到,日本在全球經濟中的分量和地位呈下降趨勢,日本地震不會從根本上影響世界經濟的復蘇進程。只要美國經濟繼續保持復蘇動力,歐洲解決好主權債務危機,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保持強勁增長勢頭,世界經濟有望在曲折中實現復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對話張其佐:啟動民間投資需“真槍實彈” 2009-11-06
經合組織預計日本經濟今年增長0.8% 2011-04-22
“中國製造”應從日本地震反思什麼 2011-04-22
[德功看日本]政局動蕩或拖累日災後重建 2011-04-22
“一國雙頻”困住日本電力 2011-04-19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王迎暉:食品監管該跳出“周期律”[思想]張健:股民不能總叼着“奶嘴”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