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之禍
2011-04-20   作者:鈕文新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鈕文新

  今年第一季度,在對外貿易出現10億美元逆差、FDI流入最多300億美元的情況下,中國外匯儲備卻增加了24.4%,外匯佔款投放基礎貨幣總量11237億元。為什麼?當然是由於加息、升值引發的“熱錢”流入。
  需要注意的事,“熱錢”引發流動性氾濫不是中國一家的問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11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發出警告:持續不斷的資本流入可能使其在金融穩定方面面臨極大風險。據國際金融協會預測,2011年從發達國家流向新興經濟體的資金將有9600億美元,2012年將超過1萬億美元。
  全球的過剩流動性正在推高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而這一態勢對於全球經濟而言都是災難性的。亞洲開發銀行日前&&,食品、石油及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以及貨幣政策收緊的可能性均對未來經濟增長構成風險,應保持密切關注。
  本月14日至15日召開的G20財政和央行行長會議也強調了問題的嚴重性。會議共識認為,儘管全球復蘇範圍繼續擴大,自主性不斷增強,私人需求增長日益強勁,但經濟下行風險依然存在。原因是,近期中東、北非緊張局勢,日本地震導致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上漲。
  這是我們必須高度關注的重要背景,目前輸入型通脹已經嚴重困擾着新興經濟體。4月16日來自印度工商部發布的數據稱:直接反應印度通脹水平的批發價格指數3月份攀升至8.98%,遠超政府此前設定的7.5%的調控目標。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將印度經濟年度增速目標從8.4%調低至8.2%。
  在通脹越演越烈的背景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斷出示報告,紛紛調低各國經濟增長預期,這傳遞出什麼消息?典型的先脹後滯、因脹而滯的“滯脹”特徵。
  如何躲過劫難?第一,中國目前的貨幣政策不可過緊,而從實際情況看,經歷短暫的過緊狀態之後,中國的貨幣政策已經基本回歸中性。現在的貨幣回籠動作基本屬於對衝性操作,和貨幣工具成本置換性操作,並未形成貨幣凈回籠的狀態。
  第二,必須在資本管制方向加大力度,否則中國央行的貨幣池子會被撐破。
  第三,綜合手段控制價格上漲,分散漲價的集中度。
  第四,從根本上説,還是要“扛”,正如美銀美林董事總經理、中國區執行總裁劉二飛所説:“總體而言,新興經濟體的境況比發達國家樂觀,即使增長稍微過快、通脹壓力小幅上升,總比增長過慢、失業過多、全面通縮要好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熱錢與熱錢》完整目錄 2011-04-19
貿易逆差不改熱錢涌入態勢 2011-04-13
加息不會吸引熱錢大量進入 2011-04-08
加息再擴套利空間 熱錢坐享利差匯差 2011-04-06
全球熱錢衝擊新興市場驅動力未變 2011-03-3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借鑒美國經驗完善發行審核機制[思想]胡舒立:日本強震與“經濟海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