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元餐”,公益機構吃不得
2011-04-19   作者:舒聖祥(會計師)  來源:新京報
 
【字號
  上海市紅十字會日前通報了“盧灣紅十字會高額餐飲費”調查及處理情況,本次活動人均消費水平明顯高於人均150元的標準,有關部門已經責成對超過公務接待標準部分由個人承擔。
  責成退回超標的餐費,“萬元餐”事件的處理結果已經寫就,然而,公眾的質疑顯然還沒有結束。一個基本的推理邏輯是:紅十字會自身不能創造財富,“萬元餐”即便反映到賬目上是“業務經費”,但歸根到底與公益機構的性質不符;成天鼓勵着別人奉獻愛心,自己卻一頓就能吃掉近萬元,這如何取信社會?紅十字會的行政經費來自財政撥款,可是,紅十字基金會也是其下屬機構,卻是需要向社會募集善款。
  公信力是公益機構存在的前提,作為公益機構唯有更加謹慎才是———而“萬元餐”一旦發生,公眾就有理由擔心,這是否只是善款被揮霍的“冰山一角”?
  不妨看看國外公益機構是如何透明的:在美國,絕大多數州都規定,公益機構必須向州首席檢察官提交年度報告,首席檢察官還可以代表公眾對觸犯公共利益的慈善機構提起公訴;任何美國公民都可以向慈善機構查閱賬目;慈善組織一旦遭到慈善評級機構的信譽質疑,將直接影響到以後的正常運作。
  “萬元餐”事件發生後,無論是上海紅十字會還是中國紅十字總會,都第一時間做出反應,並&&要進一步強化資金管理的規範和透明,自覺接受政府部門、社會各界的監督,及時披露相關信息,讓公眾全面了解紅十字會工作,提升紅十字會透明度。這都值得肯定,而對民眾來説,也期待着紅十字會相關信息的公開。如果做到這些,相信公益機構吃“萬元餐”的事情,就不會再發生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創造豐富多彩的慈善捐贈模式 2011-04-18
<慈善的商業模式>:一本關於辦法的書 2011-04-18
中國慈善業 敢問路在何方 2011-04-11
陳光標慈善語錄 2011-03-25
陳光標的慈善之路 2011-03-25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借鑒美國經驗完善發行審核機制[思想]胡舒立:日本強震與“經濟海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