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法讓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發揮合力
2011-04-18   作者:譚浩俊(江蘇省鎮江市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譚浩俊

  CPI破5,外匯儲備突破3萬億,國際熱錢虎視眈眈,地方政府投資熱情一點未減,特別是CPI,未來幾個月再創新高的可能性很大。央行昨天下午宣布,從4月21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不過,面對各種可能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以及需要克服的困難和壓力,已讓貨幣政策變得越來越微妙。雖然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博鰲亞洲論壇最後一天的小型記者見面會上,給出了一個初步答案——貨幣政策將持續收緊,但他同時也承認,這些主要針對物價和通貨膨脹的政策手段,也會産生許多負面作用,如國際熱錢、資本的大量流入、對實體經濟的傷害等。更重要的,就目前的實情而言,貨幣政策持續收緊,已不僅在於會産生多少負面作用,而在於能不能有效遏制物價的上漲和通貨膨脹,能不能使流動性過剩的矛盾得到有效緩解。如果加息、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等手段頻繁使用,但物價繼續上漲、通脹壓力進一步加大、通脹預期進一步增強,那就必須認真審視一下目前的貨幣政策了。
  很顯然,此輪物價上漲,是成本與需求共同作用、國內需求與國外輸入共同影響的結果。就需求來看,面對國際原油、大宗商品等價格的持續上漲,國內的需求似乎一點也不見減緩跡象,一季度的貿易逆差,很大程度上也是鐵礦石、原油等大宗商品需求量過大、價格上漲過快等原因所致。而從成本與價格的關係來看,在國際原油、大宗商品、重要原輔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國內産品的銷售價格卻被行政控制措施壓住了,特別是生活必需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的價格被嚴重管制,以至於這些企業大多出現了成本與價格倒挂,經營難以維持的現象。
  要知道,行政對價格的管制,只能是階段性的、局部性的,而不能長時間、大範圍,否則,會引發更大的矛盾。這是因為,生活必需品、日常生活用品等生産企業,不僅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而且大多也是微利企業,對穩定就業、保持居民收入增長有大貢獻,且這些企業這些年並沒有得到金融部門太多支持,一旦這些企業因為價格管制出現經營困難,勢必影響社會穩定、安寧、和諧,並有可能使供應出現矛盾,引發更為嚴重的通脹。
  對此,筆者以為,當前尤其需要重視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共同作用、協調運行,更多地發揮財政政策的調節作用。
  首先,對在貨幣政策收緊中受到影響的實體經濟,尤其是承擔着就業和收入增長重任的中小企業、民營企業、“三農”、新興産業等實施減稅或免稅,同時,對高能耗、高污染、産能嚴重過剩行業,實施加稅,以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産業的優化。
  其次,嚴格控制和壓縮政府投資項目。除保障房建設、民生工程建設等,地方原則上不應再上馬新的政府投資項目,尤其是樓堂館所、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在這方面,鐵道部放緩高鐵建設速度的做法值得肯定,我們期待其他行業也拿出實際行動。
  其三,在收緊貨幣政策、控制信貸規模的同時,調整和改善信貸結構,提高實體經濟在信貸結構中的比重。建議新增貸款至少70%以上應用於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三農”和新興産業,而存量貸款也須通過結構調整,將實體經濟貸款的比重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
  其四,採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大提高中低收入階層收入的力度。而提高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水平,依靠企業加薪已很難做到。現在看來,提升低收入群體的最低生活標準,增加養老保險標準,彌補保障房資金的不足等等,必須動用財政手段。必要時候,甚至可以考慮動用一部分外匯儲備,以補充養老保險基金、醫保基金。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貿易關係並未出現反轉 2011-04-12
年內二度加息的多重猜想 2011-04-07
鐵礦石問題的核心是爭取話語權 2011-04-07
[博客]實現“收入倍增計劃”需要四個前提 2011-04-06
實現“收入倍增計劃”需要四個前提 2011-04-06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借鑒美國經驗完善發行審核機制[思想]胡舒立:日本強震與“經濟海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