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取QQ號構成侵犯通信自由罪
2011-04-12   作者:單純剛 南南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呂某是鄭州某公司職員。2010年7月份,呂某在互聯網上發布出售自己QQ號的消息,呂某的QQ號是5位數號段。後被姜峰在網上看到了此信息,他知道,目前5位數的QQ號已經沒有相應的號段,就與呂某&&欲購買此QQ號碼,最終雙方以4500元人民幣成交。之後呂某把QQ號碼、密碼、密保問題、密保郵箱、綁定的郵箱都交給了姜峰。
  兩天后,呂某覺得自己的QQ號賣虧了,越想越不甘心。隨後,在騰訊公司的網站上,他對該QQ號碼進行了申訴,在填寫了各項資料後,該QQ號碼被索回。呂某為防止姜峰繼續使用此QQ號碼,又將密碼重新進行了設置。
  姜峰發現這個QQ號上不去後,就與呂某&&,讓呂某幫忙進行申訴,呂某一開始還答應幫忙,後來就一直推拖不予申訴。無奈,姜峰向公安機關舉報,公安機關將呂某抓獲。
  鄭州市二七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盜竊罪的犯罪對像是公私財産,但在我國的相關法律尚未將QQ號碼等虛擬財産納入刑法保護的財産之列。QQ號碼不屬於刑法意義上的財産保護對象,因此呂某將其QQ號碼出售後又盜回的行為不構成盜竊罪。隨着互聯網的日益普及,QQ因其在通信功能上所具備的方便快捷的技術特徵,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接受,已成為目前國內流行的網絡通信方式。《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第四條第(二)項的規定,非法截獲、篡改、刪除他人電子郵件或者其他數據資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被告人呂某在明知QQ號碼轉讓給他人的情況下,又通過向網站申訴手段將該QQ號索回,使擁有該QQ的用戶無法使用。其行為侵犯了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情節嚴重,應以侵犯通信自由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由於考慮到被告人認罪態度較好、退還被害人損失及取得被害人諒解,法院判決拘役四個月,緩刑六個月。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QQ付費用戶欲起訴騰訊 2010-11-20
360大戰QQ:戰爭沒有贏家 2010-11-05
360嗆聲QQ 隱私保護絕對是歷史性進步 2010-10-14
瑞星“雲安全”系統截獲“QQ中獎”病毒 2008-12-1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湯敏:用特殊方式培養精英人才[思想]轉變發展方式必須轉變調結構方式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