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何以如此淡定
2011-04-11   作者:王家強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美國聖路易斯聯儲主席詹姆斯布拉德日前建議縮減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規模,並擇機釋放收緊信號;達拉斯聯儲主席理查德費舍爾同時也&&目前再也找不到“支持進一步注入流動性的理由”。同為身兼美聯儲理事的這兩位高層的言論,讓人對美聯儲的“覺悟”深為期待。不過,少數高層的言論並不能代表美聯儲的意見。在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和副主席葉倫等核心決策人物近一個月的講話中,絲毫未見“收緊”的字眼。
  年初以來,中東北非局勢動蕩,原油和食品價格飆升,加上日本發生核泄漏事故,不僅令新興市場國家忙於應對亮起黃燈的通脹,歐洲央行也為抑制通脹於4月7日宣布加息。然而,美聯儲卻出奇地對全球性通脹保持緘默,稱通脹水平依舊“溫和”,並保持當前貨幣政策不變。
  事實上,美國目前的總體經濟並不要求持續的超寬鬆政策。自2009年下半年以來,美國經濟是美、日、歐各大經濟體中復蘇表現最好的。2010年末美國實體經濟規模已經超過危機前水平,正式步入擴張周期,2011年更有望實現3%以上的增長率。此外,美國的物價水平也在上揚。2011年2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達到2.1%,超過長期以來美聯儲的政策目標。可是,美聯儲以就業率和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水平仍然偏低為由,繼續維持零利率和推行量化寬鬆政策。美聯儲認為,高失業率和低産能利用率,將會制約物價水平的上漲。
  從歷史上來看,每一次高油價都會刺激美國通脹率大幅上升,最後不得不加息應對。尤其令人記憶猶新的,是2006年到2008年油價的持續上升促使美聯儲加息動作不斷,提前刺破了美國房地産市場的泡沫,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而這一次,美聯儲如此“淡定”面對高油價,底氣何在?
  美聯儲的這番淡定,可能與伯南克的判斷不無關係。伯南克曾在論文中説,歷史上每次石油價格的大漲均會引起央行過度實施貨幣緊縮政策,而後者才是經濟隨之陷入衰退的真正原因。因此,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不應該對高油價做出過度反應,以免“超調”。
  除此之外,美聯儲逆流而上、堅定推進量化寬鬆政策還隱含着更深層次原因:其一,弱化美元的國際貨幣責任,力促美元貶值。一方面,力推美國出口和實體經濟的回歸,重塑美國競爭力;另一方面,通過美元貶值和通貨膨脹,將美國龐大的財政赤字和對外債務“貨幣化”。“我們的美元,你們的問題”,為了國內利益,美國可以無視國際社會的利益訴求。其二,繼續掩蓋房地産市場泡沫化後的漏洞。10多年來,美國依靠房産泡沫融資支撐的消費信貸累計10萬億美元以上,房價下跌使其成為潛藏於金融體系的隱性壞賬,實際額遠超次級抵押貸款所暴露的規模。因此,“美元印鈔機”無法停止,否則可能再陷鉅額壞賬陸續暴露的惡性循環。其三,針對競爭對手的戰略舉措。低利率和量化寬鬆政策,促使氾濫的美元投向新興市場和大宗商品領域,推高新興市場的通脹和資産泡沫。目前緊張的中東北非局勢,與此並非毫無&&。美國實際上是在利用美元霸權將風險轉嫁他國,從而達到利己的目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歐央行打響加息首槍 美聯儲混戰進退兩難 2011-04-10
美聯儲為貨幣政策轉向做鋪墊 2011-04-08
歐洲加息使美聯儲站在全球對立面 2011-04-08
美聯儲不敢貿然抽回流動性 2011-03-31
美聯儲發出政策轉向暗示 2011-03-29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湯敏:用特殊方式培養精英人才[思想]轉變發展方式必須轉變調結構方式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