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車也是關注自身權利
2011-04-07   作者:張鐵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北京市公車數量的討論也啟示我們,需要厘清以下概念:什麼是公車?公車由哪幾部分構成?有哪些管理方式?只有明確了這些,才有進一步討論的可能,才有公眾參與和監督的可能。
  北京公布公車數量,有零有整——62026輛,引來廣泛關注和不少疑問。市財政局新聞發言人孟景偉向公眾解釋“在京公車”和“北京市公車”、“狹義公車”和“廣義公車”等概念。一來二去,有理有據,讓人對這個問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公布公車數量持續成為焦點,並不僅僅在車多車少。更重要的是,公車數量是一個窗口,讓公眾對政府的公務行為,有一個直觀的了解。關注公車,也是關注政府運行。
  雖然信息公開、透明政府已成為基本理念,但財政行為、行政過程等,仍有種種壁壘和限制。因此,公車數量引來廣泛爭議,也在所難免。
  公車數量的公布,本身就是公眾關注的結果。新聞發言人的給力互動,同樣也源於公眾參與的努力。説到底,政府是一個公共管理職能的執行者,公眾才是政治生活的主角。從知情到表達,再到監督,公眾遵循的是這樣的“參與進路”。
  公眾對公車數量的關注,也是對自身權利的關注。公車的採購、更新、維護的花費,來自公共財政,來自每個納稅人。關注公車數量,實際上就是關注自己的錢花在哪兒了。更何況,公車擁有的某種特權,還切實地關係到市民的“路權”。
  説到底,關注公車數量,承載的是對公車制度的關注,進而承載着對政府公務活動進行監督的要求。從回應公眾的期待看,公布公車數量,還只是第一步。正如孟景偉所説,下一步將“穩步推進公車改革”。
  不管用什麼口徑統計公車,也不管統計數字是大是小,一些基本的共識已經形成。比如,需要清楚公布公車數量,需要不斷減少公車花費,需要切實限制公車特權,進而限制公務人員的特權等。
  在這個意義上看,北京市公車數量的討論也啟示我們,需要厘清以下概念:什麼是公車?公車由哪幾部分構成?有哪些管理方式?只有明確了這些,才有進一步討論的可能,才有公眾參與和監督的可能,也才算得上是真正滿足了公眾的關注和要求。而這,既需要政府部門更為耐心細緻的解釋,也需要社會各界以更為專業的、更富建設性的態度去積極推動。
  在得到了一個有零有整有誠意的數字之後,我們有理由期待一份詳細的列表:不僅有“北京市公車”,也有“在京公車”;不僅有財政經費購買和供養的公車,也有社會屬性的公車;甚至還有每個單位、每個品牌的公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專家估算北京公車超100萬輛 2011-04-07
官方稱北京公車數量約6萬輛 專家估算超100萬輛 2011-04-07
公車數量信息事關“三公消費”治理力度 2011-04-06
公車問題不是口徑大小而是如何監督 2011-04-06
[關注]網民:北京公布公車數據有待推敲 2011-04-06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湯敏:用特殊方式培養精英人才[思想]轉變發展方式必須轉變調結構方式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