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稱,財政部和國稅總局正在對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做進一步修改,預計3月底將再次上報國務院。該報道援引國稅總局相關人士透露的信息稱,個稅起徵點將提高為2500元或3000元。
溫家寶總理2月28日
在新華網在線與網友交流時提前告訴網友們國務院將研究個稅起徵點問題。他説,這條措施出來以後,會使整個中低收入的工薪階層受益,無論是工人還是幹部,我以為是最直接也是最簡便的方法。這是我們今年給老百姓辦的第一件實事。消息一出,眾人期待,工薪階層無不贊成和支持。迅即掀起了新一輪個稅起徵點討論熱潮。討論集中在起徵點究竟應該調多高上?有猜測3000元的,有猜測5000元的,當然還有猜測更高的。接着,兩會召開,以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為代表的人大代表提出了個稅起徵點應該調至5000元為宜的意見並正式向大會提交了提案。
許多專家以及評論人士都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開徵個稅起徵點的目的和標準,用以來論證今天起徵點的高低。筆者記得上個世紀80年代一般職工平均工資在40元左右。1981年1月1日
,我國正式開徵個稅,起徵標準為800元。也就是説,個稅起徵點是職工平均工資的20倍。這些年,職工平均工資大約到了2000元左右,漲了50倍,而個稅起徵點從800元到2000元只上漲了2.5倍。這使得上個世紀開徵個稅在於抑制收入差距,調節貧富懸殊之目的徹底失去效果,而且使得個稅的徵收對象變為普通工薪階層。財政部某官員坦言:“我國65%的個稅來自工薪階層,與大多數國家的所得稅稅源結構存在差別。”如新加坡,佔人口總數20%的富人就貢獻了全國93%的個人所得稅。
無論從調節收入差距來看,還是從改革分配關係,提高居民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來説;無論從經濟轉型、啟動消費來看,還是從減輕工薪階層經濟負擔來説,以及從百姓收入不斷增長的現實看,個稅起徵點都應該有一個像樣的提高幅度。決不能玩弄提高500元這種擠牙膏式逗你玩的把戲,這與民眾期待差距太大,將使得民眾有一種被“忽悠”的感覺。這也使得被溫總理稱為“今年給老百姓辦的第一件實事”大打折扣。
根據目前中國收入差距拉大情況,根據居民、國家和企業分配關係失衡狀況,根據中國經濟急需轉型,急需啟動消費,擴大內需的嚴峻經濟形勢,大幅度提高個稅起徵點顯得異常重要。同時,目前中國大陸高物價越來越高,使得城市居民生活負擔加重,生活支出大舉提高。因此,將起徵點提高到5000元是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得出的結論。符合實際、順應民意、回應了大多數百姓的訴求,是再合適不過了。希望國務院、全國人大認真考慮多數人大代表的建議,多數民眾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