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産業升級應對“劉易斯拐點”
2011-03-31   作者:王世奇  來源:經濟參考網
 
【字號
  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報道説,隨着價格上漲的中國商品出口至全球各地,通脹可能成為一個令全球擔憂的問題。文章中説,導致中國物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正在進入“劉易斯拐點”——大範圍工資上漲推動物價水平走高。
  “劉易斯拐點”出自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劉易斯的理論。他認為,發展中國家年輕人口數量增多形成了巨大的廉價勞動力,從而提供給經濟發展相對便宜的要素價格,即所謂“人口紅利”。但伴隨出生人口基數下降,勞動力無限供給狀況將逐漸消失,具體表現為:“用工荒”浮出水面;非技術性勞動力市場生存空間急遽擠壓,傳統的依靠資本積累擴張型增長方式即將走到盡頭;工資開始迅速上漲。美國銀行-美林近期也發表報告認為,未來幾年,隨着中國勞動力成本穩步上升,中國進入“劉易斯拐點”時,消費者價格指數升幅將會增至4%左右。
  “劉易斯拐點”與“人口紅利”間有正相關關係,“劉易斯拐點”的到來,表明我國剩餘勞動力無限供給時代即將結束,“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這一點也能從目前的“招工難”得到印證:招工難度越來越大,儘管提供的薪水普遍高於最低工資。如此,中國相對於其它低工資國家正在失去競爭力。有跡象表明,部分在華跨國企業已打算撤出中國,遷往印度、越南……
  隨着勞動力逐漸成為稀缺要素,將導致資本報酬遞減,以往我國主要依靠生産要素投入的增長方式將難以為繼。全球産業價值鏈條中眾多“價值環節”,並非每個環節都創造等量價值。高附加值價值環節一般就是全球産業價值鏈上的戰略環節,誰抓住這些戰略環節誰就抓住了整個價值鏈,也就控制了該行業。目前,我國産業經濟整體處於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發展狀態,由於西方發達國家掌握核心知識産權,高端産業鏈已大部分被其佔領。今後我國經濟要實現更為高效的可持續發展,必須盡快進行産業升級,提高國家整體科技能力。經濟大國與經濟強國的差別就是其在全球産業鏈的位置分工,産業升級的本質就是高生産率産業(高附加價值産業)比重不斷提高的過程。
  筆者以為,“劉易斯拐點”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建設過程中很難繞過的一道關卡。為此,我國必須準確把握全球産業分工趨勢,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按照戰略目標,打破壟斷,鼓勵競爭,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增強人才培養,通過體制創新,創造出一批具有市場價值的知識産權,引導全球生産要素向我國匯聚,通過市場力量來成功實施産業結構調整。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産業升級需要政策扶持 2011-03-31
杜絕“瘦肉精”需産業升級 2011-03-23
加快農産品和食品加工業産業升級 2011-03-14
鄭新立:化通脹壓力為産業升級動力 2011-02-23
寧夏安排2億多元支持“五優一新”産業升級 2010-12-3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