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平台資産證券化值得鼓勵
2011-03-29   作者:陳和午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3月25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與北京金融資産交易所(以下簡稱“北金所”)在北京簽署合作備忘錄,北金所將成為“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指定交易平台”,雙方合作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是將實現政府融資平台資産證券化。
  雖然資産證券化在中國市場早有先例,但其應用於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卻始終由於這樣或那樣的障礙未能放行。在筆者看來,此次政府融資平台資産證券化的開閘,意味着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融資渠道的拓寬,更預示着融資平台債務規模的高企風險終於有了化解出路。靠着資産證券化工具,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可以憑藉已經投入使用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未來可能産生的現金收入為基礎,通過發行以這些現金流為支持的證券,面向資本市場融資,將流動性不佳的中長期貸款變成有較高流動性的現金資産,從而較好地克服融資平台當前主要依賴銀行貸款的融資模式。
  2009年,在中國經濟“保八”重任之下,各地紛紛組建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省、市、縣甚至鄉各級融資平台可謂遍地開花。而這些融資平台背靠政府,依託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投資項目和寬鬆貨幣政策下商業銀行的蜂擁而至,終於迎來了久違的信貸狂歡。但在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空前繁榮的同時,“銀政聯姻”大潮再度氾濫,“小馬拉大車”式的過度負債情況並不鮮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負債究竟是多少?實際上至今仍是個謎,保守一點的估計是6萬億~7萬億,而稍微激進一點的預計則超過10萬億,這也被看作是新一輪中國銀行業不良資産的“定時炸彈”。
  正因為如此,社會各界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風險&&了極大地擔憂,畢竟許多地方政府仍是“吃飯財政”,償債能力實在不樂觀,搞不好最終可能演變為“地方借錢,中央買單”的局面。因此,自2009年年底開始,中央開始醞釀了一輪清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風險的新政,特別是2010年6月,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19號文)之後,地方融資平台公司原有的核心融資模式受到了很大限制,不少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在調控從緊聲浪中甚至面臨着“斷炊”的風險。
  但問題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債務風險已經做大,中央調控一下子將之擠破並不現實,必須在保投資與防風險之間走鋼絲,這也是為何清理融資平台的細則久久難産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地方政府新一輪投資衝動並未放緩,多個中西部省份甚至提出了“十二五”投資大幅加碼的發展目標,而在地方發債這扇門沒有打開的情況下,地方政府缺錢的困境也始終是個問題。
  兩難困境之下,還是得尋找第三條道——既能控制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風險債務規模的繼續做大,又能解決地方政府搞投資建設融資難的尷尬。現在看來,這條路當然就是政府融資平台資産證券化——既然政府不想最後買單,那就只能讓市場來接盤了。實際上,針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問題,央行副行長劉士余在2009年9月21日就曾透露,商業銀行可以對融資平台的貸款進行貸款證券化,通過使其進入債券市場來解決巨大的存量問題。
  總的來看,作為一種新型金融工具,資産證券化應用於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不僅是拓展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融資渠道,顯著降低融資成本,更重要的是將有助於借市場平台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進而加速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轉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青島設立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融資平台 2011-03-15
劉明康稱地方融資平台風險較大 2011-03-15
劉明康:地方融資平台不良餘額已受控制 2011-03-15
劉明康:地方融資平台貸款只準投保障房 2011-03-07
劉明康:地方融資平台貸款只準投保障房 2011-03-0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