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雙匯危機看企業生存法則與環境
2011-03-28   作者:譚浩俊(江蘇省鎮江市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譚浩俊

  “三鹿”奶粉事件的陰影尚未消除,雙匯“瘦肉精”危機又突發,不僅讓雙匯集團陷入困境,也讓中國肉製品加工業陷入了一場後果十分嚴重、影響十分巨大的危機。
  首先撥動公眾關注神經的,是監管不嚴、管理不善、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應當嚴厲追責等。但從兩起危機事件的過程和結果來看,起因絕非以上這些方面那麼簡單。在中國已有相當知名度的食品企業,出現如此嚴重的問題,更深層次上反映了中國企業的生存法則與生存環境。
  雙匯原本只是個銷售收入1000萬元的小企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就變成了一家銷售收入超500億的超大型企業。而按照雙匯確定的發展目標,“十二五”銷售收入要突破1000億。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十二五”每年新增的銷售收入將不低於100億。如果這樣的速度建立在高科技行業、高科技領域和高科技企業身上,倒也不太稀奇。問題是,雙匯只是一家肉製品加工企業,這樣的發展速度,是否符合企業的實際,能否適應中國的市場需要,這都值得好好研判。因為,對已經具備相當規模的中國企業來説,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克服急於求成和好大喜功的現象,而最大的難題則是如何面對各地政府的政績渴求,聽從市場的實際需要。這個問題,直接反映了中國企業目前的生存法則。
  要知道,按照雙匯集團目前的實際需求和未來發展目標,每年需要的生豬量是3000萬頭,而雙匯的自建豬場,每年只能提供30萬頭,只能滿足1%的需要,99%的生豬需要依靠市場收購。而目前市場能提供生豬的供應者,絕大多數是規模不大的養豬場或散養戶,質量和標準如何控制,問題如何防範,就成了很大的難題。而從目前生豬飼養的實情看,很多生豬飼養場和散戶,不僅存在着用“瘦肉精”飼養生豬的問題,還存在着用激素、垃圾飼料、變質飼料等飼養生豬的問題。
  所以,這就引出第二個問題,那就是生豬飼養、銷售、加工、肉製品銷售的産業化問題。如果能夠形成一條比較規範、有序、科學、嚴格的産業鏈,每個環節都有嚴格的操作程序與規範,有監管的標準和體系,那麼,發生問題的可能性就能大大降低。但實情並非如此,過於分散、缺乏有效監管的生豬飼養與發展速度過快的生豬加工之間,已形成了巨大反差,縱然生豬加工環節的管理、監管等工作做得再好,也擋不住生豬飼養環節的問題。畢竟,再大的企業、再負責任的檢驗和檢查,也不可能對每頭生豬都檢查。更何況,現有檢測手段還無法檢測所有問題。而生豬飼養這塊“短板”,何時能夠拉長,將直接決定豬肉的安全,決定肉製品加工企業的聲譽和發展。
  當然,也不排除執法部門在監管上的不規範和嚴重缺位,儘管三聚氰胺早就影響着消費者的生命安全,但監管部門給予“三鹿”奶粉的卻是國家免檢産品資格。雙匯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這絕不是一句監管不到位就能概括的。更深層次的問題是,執法和監管部門何時才能不唯企業的名、不唯地方政府的意志去執法和檢查,何時才能建立真正公平的執法和監管環境,何時才能讓企業從追求完美和品牌的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成為自覺行動。
  從雙匯集團的“瘦肉精”危機中,既可以看出中國企業的生存法則,也可以看出中國企業的生存環境。如何完善企業的生存法則和生存環境,是必須認真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鹽荒”的經濟利益推手 2011-03-21
還清教育欠賬需要提高制度執行力 2011-03-14
像重視城市投入一樣重視教育投入 2011-03-09
7%絕非只是簡單數據變化 2011-03-07
中國背不動“第一能源消費國” 2011-03-0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