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糧價飛漲 還是大有希望
2011-03-24   作者:張祝基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日前,聯合國糧農組織高級官員及中國、法國、加拿大和一些非洲國家的政府、學界和企業界的代表在北京外交學院舉行了一個研討會,主題是世界糧食安全。與會者認為眼下世界糧食安全問題越來越令人焦慮,急需尋求有效的破解辦法。
  近年來,世界糧價漲漲不停,導致糧食進口國通脹步步走高。這個問題在一些糧食進口依存度高的國家造成的惡果更大,甚至社會穩定都面臨巨大威脅。世界糧食安全形勢不斷惡化,正在演變成一場危機。
  本輪世界糧價飛漲始於2006年下半年。2009年同2006年相比,世界糧價整體上漲了83%。到2010年,世界糧食市場上小麥、大豆、玉米和大米的價格比2009年又分別上升了137.5%、79.2%、34.6%和66.6%。並且,世界糧價上漲的趨勢短期內難以逆轉。
  世界糧價飛漲,原因多種多樣。一是世界人口增長與糧食增産不協調。1927年世界人口27億,今年是70億,預計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0億,而屆時要滿足需要,全球糧食産量應比今天增加70%。二是發展中國家人口飲食結構發生變化,吃肉越來越多,使世界飼料需求越來越大。三是世界氣候變暖,天災頻現消減了各國增産糧食的努力。四是世界石油漲價,一方面增加了農業生産成本,另一方面又使部分口糧被轉為生物能源的生産原料。以上各項因素都加劇了世界糧食市場的供求失衡,自然引起糧價飆升。
  事實上,在今天世界糧食安全危機的背後,還有兩個不容忽視的原因:一是市場投機活動,二是糧價與美元的負相關。一般説,世界糧食供應量出現3%—5%波動,國際市場上的投機活動就會把糧價波動放大到10%—15%。另外,糧食與石油及許多其他原材料一樣,在國際市場上都以美元定價。這種定價機制使包括糧食、石油在內的許多商品同美元結成負相關,美元堅挺,它們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就回落,反之則被推高。美國為了克服金融危機,再次實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這對節節攀升的國際糧價無異於火上澆油。美國對今天世界所經歷的糧食安全危機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顯而易見,破解世界糧食安全危機的難題只能靠國際協調與合作。聯合國糧農組織理事會獨立主席顧問讓-雅克蘇拉在會上説,除了各國應加大農業投入、增加糧食産出以外,還必須營造一個健康的國際農産品貿易秩序,創建一個糧價協調聯動的國際機制。聯合國糧農組織今年就着手推動解決這個問題。法國外交部官員莫裏斯鮑狄世説,糧食不是普通商品,世貿組織對糧食應有例外規定。法國將利用今年擔任20國集團輪值主席的機會,把建立合理的農産品交易機制提到20國集團的議事日程上。筆者認為,多邊機構的計劃能否取得進展,還取決於各國的態度和努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每個國家都有義務承擔自己的責任,這樣做歸根到底利人利己。
  另外,增加世界糧食産量,非洲大有作為。非洲面積是中國的3倍,可耕地很多。去年中國産糧5.4億噸,非洲只有1.4億噸。專家認為,只要非洲生産的糧食達到中國的一半,滿足全球人口的糧食需求就完全不成問題。當然,這需要非洲國家營造有吸引力的農業投資環境,引進外力,共同開發。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抗擊高糧價要做長期打算 2011-03-24
憂慮日本削減進口 國際糧價大跌 2011-03-16
全球糧價上漲 美何以獨善其身 2011-03-14
後危機時代國際糧價將再創新高 2011-03-12
從政府工作報告看“糧價•房價•油價•匯價”走勢 2011-03-05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