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在哪兒撿的“漏”?
2011-03-21   作者:許曉明(媒體從業者)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赴河南督導調查的農業部官員&&,只要是抽檢自然會有漏洞,“瘦肉精”事件暴露出整個監管鏈條上的缺陷。(《新京報》3月20日報道)
  在實際操作中,按百分之幾的比例對生豬實行“瘦肉精”項目抽檢,難免有“漏網之豬”。然而,據介紹,全國每年出欄生豬6億頭。應對這樣龐大的生豬生産和供應量,實行全部檢測或者高比例檢測難度很大。所以,確保大規模生豬生産供應的順暢,對生豬實行抽檢勢在必行。
  況且,抽檢是最為常見的檢測方式,不僅用於“瘦肉精”檢測,也通用於各類産品檢測和管理工作中。如果説,抽檢自然有漏洞,豈非所有實行抽檢的産品質量都無法得到保證嗎?
  其實,抽檢作為一種常規檢測方式,以統計學原理為指導,具備足夠的科學性、可行性、完善性。只要監管部門不走過場,嚴格執行抽檢的程序和手段,並以檢測實效為指導,適當調整抽檢的比例、頻率,“健美豬”躲得了初一也躲不過十五。抽檢2%比例太低,不能調整到3%或者4%嗎?一個月抽檢一次頻率太低,不能調整到十天或者半個月抽檢一次嗎?把抽檢的方式當做天然漏洞,號錯了“瘦肉精”問題的脈。
  雙匯公司作為品牌企業,與普通中小企業相比,企業管理相對規範,檢測程序相對嚴密、科學,居然也讓“瘦肉精”混進肉製品中,可見,監管不僅存在漏洞而且漏洞不小 。
  “瘦肉精”監管的最大漏洞,不在於抽檢方式本身,而在於沒有明確抽檢的具體部門,沒明確抽檢失察的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雙匯部分冷鮮肉檢出瘦肉精 2011-03-21
監管懶貪笨 瘦肉精成精 2011-03-18
雙匯重組可能因“瘦肉精事件”受阻 2011-03-18
瘦肉精重出江湖消費者防不勝防 2011-03-17
[關注]網民:“瘦肉精”“健美豬”再次考問食品監管 2011-03-1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