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讓人租不起也是失職
2011-03-19   作者:丁寅  來源:新華道琼斯手機報
 
【字號
    今年年初,杭州下城區大學生人才及外來務工人員公寓(簡稱兩項公寓)正式交付。但因租金和期望落差太大,不少申請到名額的人最終打了退堂鼓。
    政府用公共財政建起的公租房,顯然不是以賺錢為目的。可下城區明顯偏離了這一軌道。
    這是一道很容易做的選擇題。公租房,42平方米一間,一個月費用882元,傢具還要自己配,不能燒飯,寬帶、數字電視開通也需自己申請。而附近小區成套房子,每月1700元,兩人合租,一人一間,有公共客廳,有廚房可燒菜做飯,還有陽&可曬衣服。想要再實惠點的,選擇旁邊的農居房,樣樣齊全,650元一個月。這麼一比,即使挂着專為“大學生人才及外來務工人員”而建的牌子,要享受,也得艱難權衡一番。
    下城區相關負責人解釋説,這兩項公寓不是杭州市本級別房源,而屬於區級範疇,因此價格制定沒有經過房管局。至於價格,按成本核算得出,而且房源有限,定低了容易造成供不應求的局面,再説,兩項公寓也有優點,有私密性,小區環境不錯,“就看租房的人如何選擇”。
    誠然,租賃市場裏的房東可以自己定價,但租賃行為會判定這一價格是否合理,這是市場定價的基本含義。作為兩項公寓的提供者,下城區有關方面似乎也抱着這種“房東思維”。
    公寓不是市本級,並不改其公共資源和保障房的本質,因此也就不能成為價格隨行就市的理由。況且,連房東們都知道,房子不好租的時候,需要適時降低點租金,為何政府的人才公寓成了雞肋,相關負責人還像賣高端樓盤的售樓員,一副“愛來不來”的姿態,難道怕降價失了身份不成?
    千呼萬喚盼來的人才公寓成了燙手山芋,這不是正常現象,更不能用“就看租房人如何選擇”來混淆了政府的責任。否則,政府手中的公共資源都拿來建如此“高端”的公寓,不僅大學生人才及外來務工人員的住房問題無法解決,恐怕還會推高租房市場價格。
    提供符合基本居住需求、租金低於市場價格的保障房,是政府的職責。保障房資源現在仍處於稀缺狀態,價格和房源品質本質上不能成為政府調節需求的理由,機會是均等了,但讓人租不起,難道不是一種失職?
  (摘編自《長江日報》3月18日)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保障房住戶實時監測 定期複審 2011-03-16
貴陽市多渠道籌資加快保障房建設 2011-03-15
天津今年新開工住宅一半為保障房 2011-03-15
保障了“地”才有千萬套保障房 2011-03-15
於煉:保障房應走産業化道路 2011-03-14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