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採購必須消解對國貨的偏見
2011-03-17   作者:劉武俊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據人民日報報道,“十一五”期間,中央國家機關各級預算單位全面推行政府集中採購,五年共節約資金108.56億元,資金平均節約率為14.34%,集中採購的制度優勢得到顯著體現……
  筆者認為,優先採購國産自主品牌應當成為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集中採購的政策導向,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集中採購應當在優先採購國産自主品牌上作出表率。大到公車,小到辦公軟體,政府不願採購自主品牌,自主品牌採購一再遇冷,是目前政府採購領域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折射出政府採購對國貨的傲慢與偏見。
  其實,此前中央政府採購中心就有&&,自2009年起,各級政府和公共機構配備、更新公務用車時,自主品牌所佔比例不得低於50%。然而現實是,儘管自主品牌車型大批進入政府採購目錄,但實際訂單並沒有隨之大增。在實際操作中,國貨歧視現象屢有發生,很多本土民營企業的質優價廉産品,在招投標中屢屢敗北。
  優先購買國貨幾乎是國際通行做法。美國等發達國家都奉行優先購買國貨的政策和法律。美國1933年&&的《購買美國産品法》就國貨認定規定了兩種標準:境內生産,或貨物原料在美國開採、生産、製造成本超過所有原料成本的50%。並規定,凡用美國聯邦基金購買的,或購買供政府使用或建設公共工程使用的商品,均應為美國産品。日本天皇、首相和大臣的“座駕”都是豐田、日産設計的皇家車……
  政府採購的每一分錢都來自稅收,因此,政府採購必須在納稅人監督下以最經濟的方式進行。政府採購優先購買國貨,也是民意所然。政府採購中歧視國貨的怪象,折射少數政府官員對待國貨的傲慢與偏見。消除這種傲慢與偏見,既要切實轉變政府機關觀念,也要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相關政策和法律。
  觀念上,政府機關要樹立環保意識,倡導環保節能和綠色採購。政府採購在振興民族産業和倡導環保節能等方面對自主品牌和消費者都應有相當的示範效應。
  制度上,要通過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規給各級政府強制執行自主品牌採購戴上緊箍咒。把政府自主品牌採購與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挂鉤,約束採購審批權,緊縮財政預算。必要時可將優先採購自主品牌上升為法律規定,依法明確自主品牌的標準,依法完善自主品牌採購程序、審查機制和監督機制以及法律責任。將行政問責引入政府採購領域,建立健全長效問責機制。
  廣大納稅人有理由關注政府採購,正在崛起的民族工業也有理由關注自主品牌採購。期待“十二五”期間,在政策和法律的規制下優先採購自主品牌成為中央和地方政府採購的共識和現實。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廣東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政府採購競爭 2011-02-28
財政部:2011年將繼續擴大政府採購規模 2011-02-21
"限牌令"下自主品牌急盼政府採購"救場" 2011-02-21
中國政府採購之我見 2011-02-15
上海美國商會:關注中國政府採購市場容量 2011-02-14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