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加拿大的全國行動計劃
2011-03-16   作者:李學江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胖,着實讓加拿大人煩惱。加聯邦衞生部和各省、地區的衞生廳最近聯手開通了一個名為“我們的健康,我們的未來”的網站,希望借此展開全民對話,既向公眾尋求解決方案,也同時普及健康的生活理念。加拿大將根據全民對話的各方建議於年底形成一份報告,由聯邦衞生部正式向全國發布一個減肥行動計劃。
  統計表明,加拿大每4名青少年中就有1名體重過重或肥胖,與30年前相比,這個數字上升了10%。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6人體重超標或肥胖。因肥胖導致的Ⅱ型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等發病率節節攀升。
  其實,肥胖症的出現主要是現代生活方式的一個副産品。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節奏高速運轉,很多人抽不出時間去買菜做飯。於是,找個快餐店填飽肚子,成了不少人的無奈選擇。而大人下班、孩子放學後,回到家裏,往電視機或電腦桌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一個晚上窩在那裏動也不動。而加拿大人上網比例和上網時間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問題出現了,原因似乎也找到了,但難的是習慣成自然,積習並不容易改變。有些人提出“一刀切”的辦法:由政府下令禁止垃圾食品的銷售;或對銷售這類食品徵收高稅。但馬上就有人反駁,很多國家對煙草的徵稅不可謂不高,但吸煙的人並未因此大幅減少,可見效果有限。也有人提出限制上網、玩電游和看電視的時間,或者提高收費標準。但這似乎又在開歷史的倒車,因為它們屬於個人生活範疇,人們有選擇的自由,政府並無強行干預的權力。
  問題的關鍵還得靠人們的自覺與自製。網民與讀者就此紛紛建言獻策,尤其在控制青少年發胖方面,提出了不少有益建議。如家長要鼓勵孩子少吃薯條、爆米花等零食,少喝含糖飲料;要鼓勵孩子走路或騎自行車上學,對坐校車實行較高收費;家長要以身作則,晚餐後少看電視、少上網,多帶孩子做戶外運動等。學校則應有計劃地減少學生坐課堂的時間,增加室外活動科目,對學生加強健康飲食方面的教育等。
  人們對政府在其中應擔任的責任也提出了不少建議。比如,對垃圾食品、含糖飲料增加監管和徵稅;增加對社區文體設施建設的投入,為人們鍛煉創造條件;投資修築更多、更密集的自行車道,以方便孩子們走路或騎車上學;培養更多面向社區和家庭的醫務人員,提供健康飲食方面的諮詢服務等。
  北美精算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超重和肥胖每年給美國和加拿大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3000億美元。當今社會,肥胖會嚴重拖累國家經濟的前進步伐,加拿大舉全國之力向肥胖宣戰,顯示出減肥已經不僅僅是個人問題,更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高費公路何時“減肥” 2011-01-19
那些關於減肥的“真實謊言” 2010-12-14
遭遇減肥糾紛該怎樣維權 2010-12-07
曲美等多種減肥藥被叫停 2010-11-01
叫停減肥藥:政令為何常慢半拍 2010-11-0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