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市用泡沫來形容已經不夠了
2011-03-16   作者:陳思進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陳思進

  對中國房地産是否有泡沫,國內專家各執一詞,分成了兩派。
  什麼叫泡沫?泡沫指的是一種商品價格高出了其合理的價位。那麼房子的合理價位是什麼,該如何計算?對此,國際上有很多計算尺度,如“收入房價比”,“月收入每平米價格比”,以及“租售比”等等。由於中國居民的收入來源繁雜,比較難於得出準確的金額,這裡就用租售比來衡量房子的價位吧。
  所謂租售比,就是房價和月租金的比值。比如一棟市值100萬的房子,假如月租金為5000元的話,那麼其租售比就是200。而國際上通用的租售比值為160。也就是説,當租售之比為160時,房價就是合理的,當租售之比高於160的時候,房價則有泡沫的嫌疑了。
  有人忍不住會質疑,為何租售比要定在160這個節點上?這一數據從何而來?
  這是因為歐美房價的上下起伏,在過去的兩三百年間與通脹的幅度相似。也就是一旦除去通脹因素,長期來看房價是不變的。
  舉一個具體的實例。這裡有甲乙二君,他們看中了兩套一模一樣市值100萬的房子,假設他們口袋裏都有100萬。甲君以100萬買下了房子,乙君以6250元一個月租了下來。
  以歐美每年平均2%的地産稅來計算(按當年的房價徵收),為計算方便,房租的上升值和地稅的上升值正好相抵,都忽略不計。在160個月之後,甲君擁有的房子升值了,但扣去所付的地産稅、房子的維護費、保險費、管理費等等,他實際擁有的依然是100萬。而乙君把100萬拿去投資理財,他的投資(按歐美過去100年的保守的理財方式,平均回報至少8%)的回報率,正好支付房租。
  在租售比160的情況下,甲君和乙君在房子上最後所擁有的財富正好相等。這一例子説明從金融的角度來看,在房價沒有泡沫的時候,其實租房和買房沒有優劣之分。這也正是為何歐美的大城市,長期以來租房和買房的比例相當。
  由於中國目前不用支付地産稅,所以160的租售比,可以提高至200。如果還是以市值100萬的房子為例的話,假如月租金為5000元,那麼從金融角度上來看,房價就不存在泡沫,而一旦房租低於5000元,房價就有泡沫之嫌了。
  但事實上,當今中國房價的租售比,已經普遍超過了200,特別像“北上廣”那樣的大城市,租售比平均為500,超出800到1000的也隨處可見。按先前那個甲乙二君實例來看,那在中國租房簡直太合算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有專家堅稱中國房價毫無泡沫,我倒同意,因為再以泡沫來形容中國的房價,已經不準確。
  有泡沫又怎樣?國內好些專家説,中國國情不同,我們這兒的房價只會漲,不會跌,即使有泡沫也不會破。這句話,30多年前南美人説過;20多年前香港人説過、台灣人説過、東南亞人説過,日本人也説過;幾年前美國人説過、愛爾蘭人説過、俄國人説過、迪拜人也説過……大家往往都真心的堅信,即使其他地方的房價會跌,可他們那兒的房價只漲不跌,絕對不會跌!
  但遺憾的是,結果都有那麼一天,那兒的房價突然掉頭向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3月上旬北京二手房市假性回暖 2011-03-14
解決房市問題重點在打擊投機 2011-03-02
解決房市問題重點在打擊投機 2011-03-02
規範租房市場須“雙輪驅動” 2011-03-01
限購令“速凍”二手房市場 2011-02-25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