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完善,核危機無須恐懼
2011-03-13   作者:新京報社論  來源:新京報
 
【字號
  日本東部海域8.8級強震引發的後續效應在繼續進行。3月12日,位於日本福島的第一核電站受到地震和海嘯的影響,冷卻堆停轉,放射性物質開始擴散。昨天下午反應堆冒出白煙,根據當地媒體報道是冷卻用的氫氣爆炸,同時核電站發生爆炸的可能繼續存在。日本自衛隊的生化部隊已經進入現場 。
  無論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多少次核危機,但是這一次危機真的來了。此次福島核電站反應堆發生的事故,很可能導致人類歷史上因為自然災害引發的最大一次核泄漏事故,也可能是日本和周邊國家在此次強震後面對的最大次生災害。如何面對自然災害之後的核事故,這成為了全人類在2011年3月面對的共同問題。
  政府部門是核危機當仁不讓的主體。我們有無數個理由寬容在大災大難面前的遲鈍、膽怯甚至是恐懼,但是此刻我們最需要一支應對核安全的專業化隊伍。日本是世界上較早發展核電站的國家之一,三分之一的電力來源於核電站。核電站技術的安全性也有一定保障。但是強震世界罕見,此時專業化的意見彌足珍貴,這樣他們才能及時判斷事態發展,選擇搶修方案,甚至甘冒死亡風險。3月12日下午,日本自衛隊在核電站救援中已有1人死亡,兩人失蹤。
  核危機時的信息披露機制,則是民眾得以保全,社會維持穩定的最重要基礎 。對於一個社會來説,最大的核風險其實並不在事故本身,而在於事故來臨而我們尚不自知。或者即便我們聽到消息,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慌張、恐懼、奔逃,都有可能加劇死亡的陰影而擴大社會的不安全感。因此,核信息披露得越快,當地民眾得以生存的可能性就越高;自救措施介紹得越全面,當地民眾不受傷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媒體的及時告知則是核危機中的救命良方。因為媒體的信息傳播速度和傳播能力,在核危機中至為關鍵,比如日本的NHK電視台迅速提醒當地民眾不要呆在室外,如果要出門不要裸露皮膚,要用毛巾捂住口鼻。畢竟核危機十分罕見,媒體及時提供這些信息是能夠救命的。
  國際合作更是核事故應對的最關鍵環節。這種國際合作一方面是信息的共享與自我保護,在日本核泄漏發生後,中國方面&&已經啟動了沿海11個省份的核安全檢測,在出現異常核輻射時應及時疏散當地民眾。另一方面,核危機的技術分享和國際救援也應當被提到議事日程上。由於核技術的壟斷性和高機密性,各國往往在災後不願意開放核設施接受救援幫助。但是核風險一旦形成,受害國家將遍佈全球。因此核危機的合作救援,也應當在此次日本強震後受到重視。
  不要恐懼,因為我們不必恐懼;不要隱藏,因為我們也沒有理由隱藏。人類世界與核世界的關係在此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為核武器展現的巨大殺傷力,所以核武器成為倒懸於全人類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也因為核技術的巨大産能,我們將核電站視為未來的替代能源。必須承認的是,在常規情況下核電站的安全性仍然值得我們信賴。但是大規模自然危機之後,我們需要更多的冷靜和反思。從長遠講,正如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所説,會根據日本核電站此次危機的教訓調整核電發展計劃;從近期講,教會所有自救與互助,我們就能離核危機更遠一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關注]網民建議:建立央企紅利信息披露制度 2011-02-24
證監會新規治理信息披露違法行為 2010-12-28
證監會明確信息披露違法行政責任認定 2010-12-28
北師大報告:國有絕對控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較好 2010-12-13
明星解約與信息披露:孰先孰後 2010-09-15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