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是撬動醫改的杠桿
2011-03-10   作者:吳喬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醫改被稱為世界性難題,具體到各國,難處又各不相同。中國有中國的國情,有自己的實際難處。3月9日,五部委就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問題答記者問,給了我們信心和期待。
  中國醫改的難處,其實就是百姓面臨的難題,一個是看病難,一個是看病貴。所謂醫改,説一千道一萬,其實就是解決這兩大難題。難題解決了,讓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醫改就成功了。
  百姓為什麼看病難?為何大家都奔大醫院去?不能怪百姓都貪慕大醫院,實乃百姓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信任。也不能怪基層醫療機構,它要高層次醫療人才?沒人。要醫療設備?缺乏。歸根結底,就是財政投入不夠。沒錢,什麼也幹不了。
  看病價格不菲,超過百姓承受能力,細究下去無非就是藥太貴,患者自掏腰包的比例多。得個大病的,就返貧了。怪醫院收費太高?醫院也得養活自己。怪單位報銷比例太低?有的單位也不堪重負。所以歸根到底,還是財政投入不夠。有錢,就有辦法。
  抓住醫療難題的實質,又有了日益充足的投入,醫改難題就有望破題,因為投入是撬動醫改的杠桿。從幾位部委負責人的回答,到正在逐步推進的醫改,再到中央和地方財政不斷增加投入看,這個杠桿正在起作用,正在顯示它的力量。原因就在於,我們學會花錢了。無論花錢的大方向,還是花錢的着力點,都表明醫療堅冰將破。
  破解看病難的問題,應促使百姓的一般病都願意去小醫院,而且在小醫院都能看得好。把農村和城市社區這些基層醫院做實了,在資金、人才、技術、設備、管理各方面都過得去,讓百姓放心,這就是投入的“強基層”。
  破解看病貴的問題,得從三方面減負。一個是把價格降下來,基本藥物制度能夠發揮這個作用。一個是讓百姓少掏點,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能提供基本保障。一個就是大病統籌。得了大病,國家社會托底,百姓就無後顧之憂。目前逐步實施的對兒童“兩病”、婦女“兩癌”的大病統籌,其更大的社會效果就是讓百姓安心了。這就是投入的“保基本”。
  這兩個方向的投入和目標的實現,沒有一整套的制度機制來保障,是不可想象的。也只有科學的制度機制,投入才會持續起作用。因此,投入本身需要一定的制度機制,同時又要致力於建設消除看病難、看病貴的機制。比如,公立醫院不許營利,有效投入保證了這一點。再比如,公共衞生均等化,財政投入就必須依此原則向薄弱地區、環節傾斜。
  當然,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不會就此解決,我們也不可能就此高枕無憂。這並不現實,也不客觀。重要的是,順着這個方向思路改下去,能夠在相當程度上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醫改財政投入三年超萬億 2011-03-10
醫改不是“改名” 2011-03-06
醫改“收官年”的攻堅戰 2011-03-06
醫改,從民眾看得見的福利開始 2011-03-05
醫改泡沫退去砥柱自會顯現 2011-02-2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