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緊縮格局正在逐漸分化
2011-03-04   作者:王瑩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3月1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2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2%,環比回落0.7%,為連續第三個月回落。
  包括官方(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在內的部分國內分析機構認為,2月PMI連續第三個月回落,説明“製造業生産增速在持續回落”。即,儘管PMI回落幅度低於市場預期,但不能否認中國經濟出現“大波動”的風險正在增多。而大摩和美林等部分投行卻認為,2月PMI實際是上升的。大摩&&:“中國2月PMI下降主要是受到了農曆新年假日的影響。進行季節性調整後,中國2月PMI從1月的54.1上升到54.7,這顯示出經濟依然強勁的增長勢頭。”
  對同一個數據卻有不同的解讀,説明當前的宏觀經濟和政策走向可能正處於一個十字路口。對數據解讀的分歧,表面上看是對經濟增長前景的分歧,但實質上隱含了對緊縮政策未來走向的分歧。
  部分國內分析機構認為,2月PMI數據為中央“防止經濟出現大波動”的擔憂增添了新證據。因而,貨幣等政策的“高頻緊縮”可能在3月面臨考驗。而大摩認為,這將“在短期降低潛在的經濟政策過度收緊而導致經濟硬着陸風險的可能性”,言外之意,3月份政策具備“更緊”的條件。
  儘管各方在通脹壓力依舊不減上仍有共識,但考慮到國際局勢不明朗,一切都顯示干擾經濟增長的不確定因素的確在增加。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經濟景氣度好轉程度屢超預期,儘管美聯儲仍將堅持走完QE2進程,但料想在經濟真實復蘇的背景下,美聯儲不會再繼續推出新的寬鬆政策,因此,下半年中國所承受的熱錢壓力雖然難言逆轉,但至少會大大減弱,這將減輕中國資産價格的風險,降低貨幣供應的增速。
  事實上,不僅僅是實體經濟企業,連銀行都開始承擔了超乎尋常的壓力。在連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及利率後,銀行所面臨的流動性風險問題,已躍入監管層的視野。在貨幣政策最緊張的1月中下旬,反映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的各項指標都陷入十年來最嚴峻的局面。
  正如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教授指出的,“不管形勢變化,如果還按照以前的做法單純加大宏觀調控力度,那麼,一旦效果顯現時,就會出現‘超調’的問題,再來轉向糾偏為時已晚。”當前較兩個月之前,“經濟出現大波動”的可能性已有所上升,因此近一個多星期來對政策超調的擔憂開始出現在各種會議上,以前上下齊心的緊縮格局正在逐漸分化。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政策緊縮市場“恐高”商品走勢趨向複雜 2011-02-18
樓市步入新一輪政策緊縮期 2011-01-11
政策緊縮預期升溫 滬指失守半年線 2010-04-09
市場無需對政策緊縮過度擔憂 2010-03-17
政策緊縮預期升溫,大盤破位下跌 2010-03-16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十二五”開好局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思想]通脹是資産價格泡沫的殺手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