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打成大股東,喜劇還是悲劇
2011-02-28   作者:蘇渝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在中國股市,但凡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股東的,都是持有成百萬、上千萬資金的機構大戶,而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通常多半是發起人。以1500股的持股數進入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之列,這種現象在A股市場絕對是史無前例。
  上周在中小板上市交易的金新農公布的新股發行後前十大股東名冊顯示,排在名單第九、第十位的自然人林吉和與應國珍,持股數均為1500股。排在這兩位自然人之前的,包括潞安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全國社保基金四零一組合、星石22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及泰康人壽旗下的3隻基金,持股數均為80萬股。
  持股1500股的散戶竟然有幸成為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不能不説是一幕喜劇。消息傳出以後,就連金新農證券辦人士也感到奇怪,並與深圳證券信息公司進行了核對,核對結果是:上述兩名散戶的持股數據準確無誤。
  但喜劇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悲劇,悲在哪?由於“三高”新股濫發,使得新股上市後頻頻破發,機構“屢打屢套”,已失去了打新的激情,因而令個別新股網上申購時籌碼高度分散,有的新股甚至面臨發不出來的窘境。在金新農此次的網下發行中,共有64家投資機構參與了配售,但最終沒有一家基金和券商獲得配售資格,於是讓散戶撿了漏,“一不留神”成了公司前十大股東。無獨有偶,與金新農同一天上市的凱美特氣的前十大股東明細也顯示,其前十大股東中的最後兩位分別為南寧鐵路局企業年金計劃和自然人李曉平,持股數量分別為2000股和1500股。造成悲劇的內因有三個方面:一是發行定價過高,二是超募嚴重,三是新股發行中詢價對象的非理性報價行為。實際上,這些問題的根源都在於缺乏一個有效的機制。
  從新股不敗的神話破産來看,這出悲劇又是一個喜劇。在一個尊重發行原則的市場上,不可能存在無風險的超額收益,以美國為例,2010年美國股市是大牛市,資本市場總共發行了163隻股票,但首日上市跌破發行價的就有31隻。新股破發是正常的市場選擇的結果,長期來看,自發的市場選擇本身對於機構而言有鞭策和懲罰的作用,這就是喜之所在。
  喜劇總比悲劇好,悲劇總比沒有戲好。散戶打新打成前十大股東表明,新股發行方式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基金“打新”仍審慎 信心漸趨強 2011-02-15
破發潮中打新資金尋"避風港" 投者五大對策 2011-01-24
五十三隻基金打新深套7908萬 2011-01-24
破發潮成新年新風景 打新股成套牢代名詞 2011-01-20
險資新年打新4次“中槍” 或失血1.46億 2011-01-20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十二五”開好局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思想]通脹是資産價格泡沫的殺手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