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規劃調整不可忽略民意
2011-02-23   作者:劉志權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眼睛一眨,老母雞變公鴨。廣東陸河縣水唇鎮石馬村的村民手裏捏着白紙黑字的協議,最終卻看到原定用於修建學校的地塊上,“長出”座座別墅時,肯定是這種想法。
    近幾年,拆遷徵地問題屢見報端。矛盾往往緣於拆遷徵地的兩種手段:一是霸王硬上弓,暴力拆遷,如東海自焚事件;二是瞞天過海、偷梁換柱,生米煮成熟飯,造成既成事實,如兔年伊始三亞市政府強拆棚戶區事件。
    水唇鎮政府的做法顯然屬於後者。
    按照鎮政府領導的解釋,此事純屬誤會:因為在簽訂協議之後,縣政府對原來規劃進行了調整,只不過,“調整時沒有徵求村民的意見”。
    真的是誤會嗎?
    作為常識,鎮政府不會不知道簽署的協議是具有法律效應的。規劃調整的會議,就在鎮政府召開,涉及簽署協議的地塊,徵求近在咫尺的當事者意見,這既是舉手之勞,也在法理之中,更是政務公開的表現。如此三全其美的事,鎮政府為什麼非要不走尋常路,在村民眼皮底下玩一套“狸貓換太子”的戲法呢?
    按照常規邏輯,戲法背後通常有暗箱或黑幕。一種可能是,更改規劃的理由不充分,明知在老百姓那裏得不到同意,理不直氣不壯,乾脆先斬後奏,做了再説。我們現在還無從得知這個校舍變別墅的戲法背後到底有沒有貓膩。但是,老百姓可不管這一套,他們打出“借學校之名徵地,為老闆之人獲利”的標語,即便不是事實,有這種懷疑也在情理之中。
    當然,也有非常規邏輯。如果規劃調整本身沒有問題,卻還是放棄三全其美的做法,只能用唯我獨尊的官僚作風來解釋了。協議算什麼?百姓的權利算什麼?我的地盤我做主——縣政府主導的規劃調整,難道還需要跟群眾商量嗎?
    不管是哪種原因,對這一事件詳加調查追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還老百姓以公道。
    目前,村民只能選擇面對現實。儘管手握土地挪作他用石馬村“有權將土地收回”的條款,他們也明白,只能寄希望於“讓對方通過別的方式進行補償”。水唇鎮政府,已將一起公然違反協議、無視老百姓權益的行政違規事件,轉化為一場事後協商的鬧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我國明年將完成地方各級土地規劃修編 2009-06-16
新土地規劃6項約束指標保護耕地 2008-10-3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十二五”開好局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思想]通脹是資産價格泡沫的殺手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