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社會責任掉鏈子的尷尬
2011-02-18   作者:郝洪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蘋果終於承認有“毒”。作為當今市場最炙手可熱的企業,蘋果的供應鏈遍佈全球,環環相扣,可是它的社會責任鏈卻為何總是斷裂?
    蘋果近日發布《2011年供應商責任發展報告》,首次公開承認中國供應鏈致病員工。然而,這份説明並沒有消除人們對該事件的疑問,卻引來更多關於蘋果公司社會責任的追問——作為當今市場最炙手可熱的企業,它的供應鏈遍佈全球,環環相扣,可是它的社會責任鏈卻為何總是斷裂?
    這是自沃爾瑪“血汗工廠”事件和富士康“自殺風波”後,又一家跨國公司陷入供應鏈責任困境。從程序上看,蘋果公司並非中國供應鏈致病員工直接責任者,這或許就是事件發生一年多,蘋果一直選擇沉默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沉默並不能掩蓋蘋果的尷尬處境,作為供應鏈上的強勢企業,它無法回避“老大的責任”。
    在全球供應鏈上,掌握着鉅額消費訂單的跨國公司是顯而易見的“老大”。它給予供應鏈上企業以購買的機會,掌握着供應鏈的話語權和利益分配,它的一舉一動不僅左右着一個産業,還影響着消費者的生活。在供應鏈建立中起着主導作用的跨國公司,他們用一個個訂單將中小企業、個體經營者鏈在一起,他們建立了游戲規則,贏得了更多的利益,也理所當然要承擔着更多的責任。這一責任,包括關注供應鏈企業的勞工權利、環境保護和商業倫理等在內的實實在在的行動。
    當然,在蘋果事件背後,我們自身勞工權益保障制度的缺失和監管機構的缺位,也是不爭的事實。當跨國公司開始以保護勞工權益為目的,加強對代工企業的約束時,我們的監管機構還沒有意識到勞工權益保護的迫切性。有些城市為了引進項目,留住企業,不惜犧牲生態環境和勞工利益。
    回到蘋果公司中國供應鏈致病員工事件上來,在這一年多裏,我們的監管機構的反應是否及時,我們為那些受到正己烷傷害的勞工們提供了怎樣的權益申訴渠道,我們為那些依賴中國廉價勞動力而生存的代加工企業設置了怎樣的規則?
    報道稱,蘋果終於承認有“毒”了。在它公布的報告中還提到,接受審查的127家工廠中,有9個涉嫌使用未成年工人,有80個有危險性化學物質。因此,該公司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它承諾要與中國民間環保組織開展溝通交流,確保其生産環節中的勞工責任。我們期待蘋果能夠兌現承諾,也期待我們的監管機構能夠積極擔負起維護本土勞工利益的責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憤怒的情緒正砸向尷尬的“蘋果” 2011-02-18
諾基亞欲聯手微軟抗擊蘋果 2011-02-11
喬布斯病休蘋果揪心 2011-02-01
蘋果軟體商店下載量突破100億次 2011-01-24
IBM和蘋果季度業績好於市場預期 2011-01-19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王迎暉:連續降雪相當於一次加息[思想]從進口産品量價看結構優化緊迫性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