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張關於房地産的立體調控網正一步步織就,而銀監會日前關於加強風險防範的通知無疑為這一網絡再緊了緊扣。 日前,銀監會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改革發展加強風險防範的通知》,警示地方融資平台風險、房地産信用風險等六大風險,嚴控地方融資平台貸款流入房地産。 一直以來,房地産業由於産業鏈長、産品生産周期長、具有投資屬性和一定程度上的不可再生性而區別於其他生産行業與其他門類的産品,並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産業而被另眼有加。在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來臨時,已經上氣不接下氣的地産業不期獲得喘息之機並成功翻身,如今一副好了傷疤忘了疼的樣子。近幾年,房地産調控措施正從不同角度陸續&&,從廣度上看,限購令已經從一線城市向全國二線、三線城市拓展,從消費環節制約投機需求。從深度上看,從土地出讓環節的改革,到開發商資金的預算監管、銀行信貸資金的監控指導,再到預售環節的嚴格備案管理,以及升息效應的不斷累積、二次交易環節稅費優惠的取消,保有環節房産稅的試點,甚至傳聞中存量二套房貸利率的提升……,一個結構嚴密,梯度清晰的調控網絡已經鋪就,而此次銀監會文件的發布進一步從源頭上收緊了資金流向,為這張網緊了緊扣。 《通知》要求,商業銀行對地方融資平台貸款,要嚴格控制增量。僅允許平台貸款在有償還能力的保障性住房建設領域(公租房、廉租房、棚戶區改造)適度新增。對已發放的和2009年及以前所簽項目合約下的分期貸款,要重新統籌平台公司整體償債能力和貸款項目本身還本付息能力。對於到期的平台貸款本息,不得展期和貸新還舊。顯然,政策對保障房建設的支持力度一如既往。 《通知》還對房地産信用風險控製作出了進一步要求。對土地儲備貸款,要比照平台貸款的要求,嚴格防控風險。同時,要求密切關注存在高價購地、跨業經營、過度擴張、負債率偏高的高風險房地産企業風險暴露。嚴禁信貸資金用於購地,嚴防集團公司通過母子公司借款和其他各種關聯交易將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産市場。對房價過高、上漲過快的熱點城市,當地銀監局要主動開展房地産調控政策執行情況專項檢查。防止出現“次級房貸”。這也符合房地産調控以來的一致口徑。畢竟當前地價記錄不斷刷新本身就是隱患所在,必須在源頭上控制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風險,這不僅是房地産支柱産業的健康良性循環的保障,也是金融系統健康運行的保障,是直接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問題。 而市場表現常常能對政策方向作用效果做出最直接快速的反應。北京房地産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春節後的首周(2月7日~13日),北京期房住宅成交量為740套,現房住宅成交量為161套,二手房為3110套,環比春節前最後一週分別下調了65.6%、54.5%、59.5%。同期市場總成交量更是從10177套下降到4011套,跌幅達60.6%。有類似表現的還有上海等一線城市。儘管如此,業界對房價走勢仍然有分歧,但有一點卻能達成共識,那就是,房地産業調控將持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