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農戶發“家電農機票”
2011-02-15   作者:葉檀(財經評論人)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葉 檀

  “家電下鄉”出現的最大問題是企業、銷售商騙取財政補貼,將農民享受的補貼截留給自己。
  騙取財政補貼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規模之大,讓人咋舌。
  2010年9月媒體報道,財政部經建司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聯合開展節能空調推廣專項檢查,家電之都的佛山市,在其《高效節能空調推廣情況專項檢查報告》表明“在高效節能空調推廣的過程中存在着嚴重的弄虛作假的問題,核定屬實的數量僅為上報數量的4.98%,高達95.02%的信息屬虛假信息或無法核實。”
  還是媒體報道,自2010年9月8日至10月18日在溫州市進行的第二批下鄉空調小宗用戶專項檢查結果顯示,80%以上的補貼屬於“騙補”。
  當70%到80%的補貼被騙取,我們很難説這是一項有效的舉措,雖然政府初衷良好,拉動內需還利於農村消費者,但效率低下浪費了納稅人的資金。這與經濟適用房類似,初衷是為了解決低收入者的住房難題,不料開豪車入住者屢禁不絕,最終成為尋租樂土。
  政府想盡辦法杜絕漏洞,如定期檢查、領取補貼有嚴格的審核程序,近期情況略有好轉,但我們很難想像拉網式的高成本檢查能夠持續下去,否則,家電下鄉行政成本將高於還利本身。
  治理“騙補”是世界難題,歐盟的農業補貼就被攻擊成對富人的恩惠,更何況信用不彰的市場經濟體,騙補之術可謂花樣百齣,精力不濟的政府部門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有專門的掮客,以一條牛仔褲或一瓶花生油誘惑農戶將戶口本複印件、身份證複印件、農村信用合作社存摺湊齊騙補,另外家電廠家為虛報業績,往往會超越一機一卡,給指定渠道商一機兩卡甚至一機三卡。而不良渠道商為了利益,則利用這些標誌卡、消費者的資料去騙補貼,家電卡兜售成為生財之路。
  要解決五花八門的騙保途徑,最好的辦法莫過於讓資金直接到位,讓被補貼者擁有消費自主權。
  我國一些地區發放過讀書券,貧窮人家的孩子可以憑券抵押讀書費用,如果教育資源是開放的,讀書券就能夠馬上區分好教育資源的優劣。
  在世博期間,上海等地發行過世博卡,在金融危機期間,杭州等地發行過市民消費券,都起到了拉動消費的神奇作用,尋租空間被壓到最低。在特殊時期發放的消費券不妨成為常效機制,讓低收入階層可以盡享其利,讓投機者或者尋租者失去空間。
  設想把家電與農機補貼券分到農戶手中,政府部門負責篩選出綠色低價的産品,所有農戶可以憑券購買這幾種産品,既公平地補貼了農戶,減少了尋租投機空間,降低了補貼行政成本,還能讓高性能的綠色産品脫穎而出,可謂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財政部通報家電下鄉騙補問題 2011-02-12
安徽去年家電下鄉産品銷量和銷售額均翻三番 2011-02-09
前11月家電下鄉産品累計銷售超1500億元 2010-12-07
前11個月全國家電下鄉銷售超1500億元 2010-12-07
寧夏:"家電下鄉"實現銷售7.79億元 2010-12-06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王迎暉:連續降雪相當於一次加息[思想]從進口産品量價看結構優化緊迫性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