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務産品如何質優價廉
2011-02-14   作者:李廣春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近來,一些地方辦社會事業的舉措令人深思:民營公交公司在強化公共服務的呼聲下被政府回購、民辦改制學校在規範清理的過程中被恢復公辦身份、改制民營醫院在重建公共衞生服務體系的政策中人心惶惶……對政府而言,如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辦好社會事業,高效率提供公共服務,達到少花錢多辦事、花了錢辦成事、讓有限的財政投入更加科學高效的目的,已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公共服務産品,強調其公益性,注重的是社會效益,其經濟屬性常常為大家所忽視。其實,既然是産品,就必須遵循經濟規律,經受市場競爭的考驗,追求效益和效率。我們不宜把強調公益導向與追求效率對立起來。
  社會事業發展,政府主導天經地義,但政府主導並不等同於政府包辦。公共服務産品的提供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由於社會需求的多樣、多層、多元,就目前的財力實際狀況看,恐怕只能把公共服務産品的供給定位在保基本、促均等上,除此之外,大可交給市場去做。
  政府主導要體現在規劃引領、資源整合上,提高財政投入的效率。事實上,公共服務産品由誰提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提供的更質優價廉,也就是説,要將民生經濟學這樣的經濟思維融合進社會事業的發展當中。
  理清了社會事業發展中的需求與供給、投入與産出、目的與手段3個關係,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産品就有了方向,就不至於走彎路,更不至於越位。政府樹立購買公共服務的理念,打破區域界限、行政壁壘、所有制屬性,以質優價廉的公共服務産品面向社會公開招標,明確産品的品種、數量、質量要求,讓所有服務機構公平競爭,使民辦服務機構有發展空間,公辦服務機構有發展壓力,從而激發活力,提高效率。
  此外,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産品要到位,公辦服務機構的改革則刻不容緩,首當其衝的應是深化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充分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以崗位設置為切入口,實行領導競選制、員工聘用制、崗位責任制、工資績效制,變過去的養人辦事為現在的辦事養人,同時,公共服務向社會開放,鼓勵民辦服務機構參與競爭,降低服務成本。也就是説,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最好達到這樣一個目標:政府建立一個好機制,讓財政投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使公辦民辦社會服務資源都能科學配置,合理使用,不搞重復建設,避免低效運行,實現老百姓得實惠、服務機構得發展、政府得民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縮小城鄉公共服務資源的現實差距 2011-01-10
推動政府職能向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轉變 2010-12-01
公路收費延期凸顯公共服務缺位 2010-11-18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內涵和路徑 2010-10-08
用制度保障城市公共服務供給 2010-09-20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吳敬璉:改革要讓老百姓富起來[思想]周其仁:“伊拉克蜜棗”與治理通脹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