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兩天,發生了一件新聞,就是紐約泛歐證券交易所和德國證券交易所發布聯合聲明稱,兩家交易所正在醞釀並購事宜,有可能會形成一家全球最大的交易所運營商。 剛好在三個月之前,我曾經訪問過德國證券交易所,當時德交所的一位副總監先生向我們介紹了德交所的業務情況和良好的利潤表現,讓我印象深刻。在了解了德交所在二級市場上的市盈率狀況之後,我當時就向這位先生表達了我的擔心(當然也有玩笑的成分):“利潤表現這麼好,市盈率又這麼低,你們不擔心紐交所通過二級市場把你們買下來嗎?” 想不到我三個月前提出來的這個問題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就有了實質性的進展。當然,根據雙方目前公開的協議,並購將以換股方式進行,交易完成後,德交所將獲得新公司的控股權。 同時,這家新誕生的交易所將成為一個跨越美國、德國、法國、荷蘭和葡萄牙的全球最大的證券和金融衍生産品交易平台,從而徹底改變全球交易所之間的競爭格局。 當然,我並不太關心這單並購是否能最終成功。我真正想説的是,所謂交易所,無非就是一個證券交易的平台、網絡而已。從全球交易所近年來的合併潮來看,中國的證券交易所其實最應該整合,以減少內耗、提高效率。 比如,我們可以這樣做:先把上證所和深證所進行股份制改造,進而合併為一家新的交易所;然後,新交易所在A股市場公開售股上市;再然後,這家新交易所和港交所進行換股合併,合併後的交易所名字我都想好了,不妨就叫東方龍交易所。 如此一來,什麼創業板、國際板、紅籌回歸、港股直通車之類,至少在“東方龍”看來,都是浮雲,不爭也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