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年們為何反對新國八條?
2011-02-11   作者:馮興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最近,春晚上有個群口相聲反響不錯,名曰《專家指導》,説的是一堆所謂的專家們為了一己之私利瞎指導、亂指導的事,真可謂是針砭時弊。對比現實生活,其實類似的專家指導的確比比皆是。
  就拿最近剛剛頒佈的“新國八條”來説,各類專家“粉墨”登場,有質疑的,有反對的,有批駁的,説的頭頭是道,好不熱鬧。比如經濟學家許小年最近就在媒體和其微博上發表言論給“新國八條”潑冷水,認為“新國八條”將難以湊效。
  前有任志強們等開發商們公然反對“新國八條”,筆者以為尚有情可原,畢竟此次“新國八條”擊中了他們的要害,他們喊喊“疼”也是必然的事情。然而,現在有一些所謂的經濟學家也紛紛加入反對行列,這不能不讓人擔憂。
  經濟學家,是從事經濟學理論研究及其應用工作的人,往往他們的言論會對政府的決策産生影響,所以人們經常稱其為“智囊”。對於這些人,咱老百姓以前是非常敬重的,然而,近年來,情況有些變化,究其原因,以筆者來看,還是到底替誰説話的問題。
  在房價高企,危及實體經濟,民怨沸騰之時,中央及時推出房産調控政策,已初見成效,此次再次推出“新國八條”,以鞏固和擴大成果,實是利國利民的明智之舉。而且此次調控矛頭直指投資性購房,並提出了商品與保障房雙軌機制,力度不可謂不大,民眾充滿期待。
  然而,就在此時,卻有不少經濟學家打着“專家”的旗號,拿出各種所謂的專業名詞和理由,消解“新國八條”的影響,打擊民眾的預期,是何用意?企圖何在?這不能不讓我們這些小百姓好好想一下。
  在許小年們看來,利率和土地供應等不大幅調整,通脹預期不變,房地産市場難有根本性轉變,甚至許小年在其微博中提到“設想加息到10%以上,並放棄18億畝紅線”的建議,似乎聽起來很有道理,但認真琢磨一下並非這麼簡單。
  翻翻許教授過去的言論,向來許教授就是“加息派”,而且以前許教授對房地産的言論是這樣的,“房價上漲的原因很簡單,需求大於供給,或者供給小於需求”,“平抑房價的辦法無非是抑制需求和增加供給。”
  然而,“新國八條”恰恰就是打擊和抑制不合理的投機需求,同時擴大保障房建設,增加土地供給。按説,“新國八條”是非常符合許小年先生之前的言論的,為何許小年先生要在“新國八條”推出後潑冷水以示反對呢?
  而且,我們注意到許先生現在的言論和過去的言論又有不同,另加了“利率”和“通脹預期”的説法,看來怎麼説,都得由着許先生!我們不要忘了,許先生曾任職美林證券亞太高級經濟學家,曾任職世界銀行顧問,曾以顧問的身份加盟嘉實基金。
  如果我們的“利率”真如許先生所言,“加息到10%以上”,後果將是如何?國外的熱錢是否會趁機大肆“入侵”並大量進入房地産行業?而歷來認為“房價還得漲,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的許先生是否會從中受益?當然,這些都只是我們的設想。
  立場決定一切!一個人的屁股坐在哪,就決定了他的立場,概括地講,就是“立場決定屁股,屁股代表立場。”如果一個經濟學家的屁股一直都坐在投資家那裏,筆者以為他們是但凡不會為普通老百姓的利益着想的。
  一些經濟學家目前越來越代表富貴階層的利益,這一點值得我們警惕。
  為了代表某些利益集團的訴求,一些經濟學家練就了一套“話從一頭説”的本事。其實,任何一項政策都要兼顧公平與效率兩個方面,如果單純從公平看或單純從效率看,都是存在缺陷的。某些善於嘩眾取寵的專家就抓住了這一點,往往專門從一個方面進行質疑,以表現自己的高明。
  另外,一些經濟學家在攻擊某個政策時,不好直説,怕惹民憤,就轉而攻擊其程序或其他方面,這又是另外一種表現。比如在房産稅問題上,民眾期望很大,也很支持,然而很多專家就開始攻擊其政策&&程序,甚至拿出“法律大於民意”的説辭來做擋箭牌。
  總之,正如相聲《專家指導》裏一樣,利益立場不同,專家們是各執一詞,什麼話都由着他們正反説!然而,我們但願這樣的專家指導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少一點得好,但願我們的專家們都能多從百姓的福祉和利益出發,能多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否則輕則傷民,重則誤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許小年:中國正在走向權貴市場經濟? 2010-08-31
許小年:政府管價格費力不討好 2010-07-06
許小年:中國經濟當前最大挑戰是就業 2009-06-29
許小年教授:用市場手段釋放內需 2009-02-20
許小年:中國不需要凱恩斯需要鄧小平 2009-01-09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吳敬璉:改革要讓老百姓富起來[思想]周其仁:“伊拉克蜜棗”與治理通脹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