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難降根在三利益集團掣肘
2011-02-11   作者:崔中波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新年伊始,不甘寂寞的樓市為眾人拋出兩則消息:一是《2010年中國城市房價排行榜》近日揭曉,杭州房價躍居榜首,新房均價達25840元/平方米,創歷史最高,排名前20個城市均價都超過8500元/平方米。二是客觀數據折射出市場需求動力依然強勁,地産大佬1月份銷售皆大幅增長。
  眼下樓市很難用量跌價滯、量低價升或量停價穩之類的詞彙來形容,唯一可以説得清楚的是,在經歷了去年被稱為“連環腿+組合拳”、“史上最嚴厲”的兩輪房地産調控後,部分地區房價依然居高不下,從側面印證了坊間“房地産已成氣候,利益盤根錯節,撼動起來阻力重重”説辭的正確性。
  2011年春節前後,新政策又接連&&:限購令延期、新國八條頒佈、加息政策執行,但在三股利益集團掣肘下,前景仍不敢樂觀。
  首先是某些地方政府。2003年以來調控的“八年抗戰”證明,賣地財政的誘惑、謀求GDP政績的衝動,使地方政府沒有打壓房價的動力,“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對中央政策能拖則拖,能打折扣就打折扣。而從本次調控來看,新“國八條”要求地方&&“限購”細則的2月15日大限,所剩無幾,卻還未等來任何一個城市的實施細則&&,只聽到北京、廣州、上海模糊的“風聲”,更多城市還是“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更遑論操作性如何、可行性多少了。
  其次是房産商。歷次調控中,房産商並沒有變得戰戰兢兢、縮手縮腳,反而志得意滿、淡定無比——擁有有利環境時,就“悶聲發大財”;環境不利時,就“高聲放炮”,爭取有利政策環境。並且,在樓市起伏中逐漸平衡自己的經營,具備了非常強大的抗風險能力,不斷用政策漏洞謀利,比如,“一線城市”調控聲緊,他們就轉戰二三線城市,填補“價值洼地”;把個呼聲甚高的限購令弄成活生生的“促銷令”等。
  更詭異的是,建設部系統的房地産協會、工商聯下屬的房地産商會為了活動費用來源,一些專家學者為了參與房地産投機,也不分青紅皂白地加入到了為“房産商”搖旗吶喊的行列。2003年全國工商聯邀集眾多房産商上演“地産大佬圍攻121文件”的好戲。在中央政府已經或意欲頒佈抑制房産投機政策時,一些學者專家就會高舉“市場”大旗,疾呼要抵制來自行政意志的不合理干預,散佈危言聳聽的“樓市下跌經濟危機論”等。
  可以説,中國房地産利益集團中這三股力量的存在,已嚴重削弱了政策公信力。本輪房地産調控結局如何,除了貨幣供給、土地財政、分稅制等經濟因素之外,關鍵取決於政府駕馭房地産利益集團的能力——用嚴厲問責懲戒地方政府不作為、用嚴密細則抑制房産商亂投機、用嚴謹制度約束協會組織道德滑坡。至於利益集團自己,也要意識到:是適度節制以求長久還是放縱自我滑向毀滅,選擇就在眼前。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房價上漲動能正在衰退 2011-02-10
社科院:今年國內房價有望下降 2011-02-09
樓市:調控持續發力 房價回調動能加大 2011-02-09
小周:錢包漸鼓趕不上房價膨脹 2011-02-09
黃奇帆:房産稅不可能一下把高房價壓下去 2011-01-28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吳敬璉:改革要讓老百姓富起來[思想]周其仁:“伊拉克蜜棗”與治理通脹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