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須警惕房地産泡沫和收入分配不公
2011-01-27   作者:林毅夫(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來源:東方早報
 
【字號
  全球復蘇的基礎依然相當薄弱。全球經濟復蘇的深層次問題,是發達國家産能利用率不足,尤其是房地産等領域産能過剩。雖然經過一年多的經濟復蘇,發達國家製造業部門産能利用率比正常水平仍低10%左右。
  産能利用率不足給發達國家帶來一系列問題。首要表現是失業率高漲,影響投資和消費。由於産能利用率低,房地産和製造業企業難以償還危機前舉借的銀行貸款,造成金融機構呆壞賬積累。失業高漲又使社會福利開支增加,進一步造成公共財政赤字積累,從而表現為主權債務危機。
  發達國家很難走出困境,像當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一樣,經歷十年乃至二十年的低迷期,這種可能是存在的。
  面對危機,傳統對策是凱恩斯主義的積極財政政策。但現在如以積極財政刺激,公共財政赤字積累會加劇,且可能導致民眾對未來的財政與金融狀況喪失信心。然而,如因退出積極財政政策而導致失業率上升、增長率下滑,會造成政府福利開支增加、財政收入減少,最終還會出現公共財政赤字積累。由此,財政政策選擇似乎走入死胡同。
  貨幣政策方面的情況類似。各國採取的零利率政策對經濟的刺激作用不大。在失業率高、人們對未來預期黯淡的情況下,縱使零利率,家庭也不願增加消費,企業不願借債。且發達國家的寬鬆貨幣政策可能造成短期資金外流,流入經濟狀況較好的發展中國家,給其宏觀經濟管理帶來更多難題。同時,會有不少資金進入石油和糧食市場,推高油價與糧價,給發展中國家增添不穩定因素。
  在一系列兩難局面下,我們仍需凱恩斯主義,但必須超越凱恩斯主義。當前國際經濟復蘇最大挑戰,是佔全球經濟生産總值70%的發達國家普遍産能利用率低。要走出全球經濟困境,就應增加投資,尤其是能消除瓶頸、增加生産率的投資。投資如能增加,資本品的需求便會增加,産能過剩就會減少,就業就會增加,民眾對未來預期也會變好,經濟增長會加快,金融部門呆壞賬可能減少,發達國家主權債務危機和地方債務危機也可能消弭,從而實現良性循環。
  以上觀念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接受。去年11月G20峰會達成的首爾發展共識,重要一點即為基礎設施建設。峰會後,新加坡&&準備用主權基金承諾5000億美元的東亞基礎設施發展資金。類似舉措堪比二戰後美國在歐洲實行的“馬歇爾計劃”,如能設立更多這樣的基金,全球經濟復蘇將可望奠定更牢固的基礎。
  在産業升級、基礎設施、環保、教育等方面,中國經濟仍有很大發展空間,但仍需對可能的房地産泡沫等因素保持警覺。因為近來那些經歷奇蹟般增長之後突然停滯的國家,如日本、愛爾蘭等,普遍都是受房地産泡沫破裂的影響。收入分配差距等體制性問題也必須解決。在風景這邊獨好的情況下,我們一方面要居安思危,另一方面也要把這些體制性的問題解決好,如果能這樣的話,相信不管外面的風雨,中國肯定能在10-20年裏維持8%左右的增長率。(本文摘編自FT中文網,標題為編者所加)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2010年中國經濟研究熱點分析 2011-01-27
沃爾沃中國區總部在上海掛牌 2011-01-27
中國汽車亟待由“快”轉“強” 2011-01-27
中國傳統建築的綠色智慧 2011-01-27
王建宙:蘋果&&支持中國4G標準 2011-01-2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梅新育:解決失衡何須太心急[思想]改革收入分配製度關鍵在政府轉型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