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交通擁堵是公車改革的契機
2011-01-26   作者:喬新生  來源:珠江晚報
 
【字號
  廣州中心城區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方案(徵求意見稿)2011年1月23日向社會公布。在這個方案中,廣州市治理城市交通擁堵的終極目標是,積極落實公交優先的發展戰略,力爭2015年公共交通佔機動車出行比例70%。這是一個值得人們期待的改革目標。但是,筆者也有一點小小的擔心,那就是在治理城市擁堵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逆調節現象。
  一個城市增加私家車的使用成本,可能會導致私家車的購買和使用數量下降,但是,卻不會對公務車使用成本産生影響,因為公務車的使用者對使用成本並不敏感。在此情況下,部分“私家車”可能會以挂靠黨政機關或者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名義繼續存在,從而使廣州市這場改革的邊際效用逐步降低。
  因此,廣州市在治理交通擁堵現象的同時,不妨進行公務車改革,通過嚴格控制公務車的數量,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在公務車改革方面出現了許多誤區。無論是貨幣化改革,還是限制大排量公務車消費,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公共資源配置不合理的問題。最直接的辦法是徹底取消公務車,讓廣州市公務員帶頭乘坐公交車輛。這樣既可以顯示廣州市政府在治理交通擁堵方面的決心,縮小幹群之間的心理距離,同時又可以減輕政府公用車方面的開支,改革可謂是一舉兩得。
  我國在公務車改革方面已經陷入奇怪的邏輯循環之中——制定公務車改革方案的公務員,恰恰是公務車的受益者。因此,由政府提出公務車改革方案,就好像抓着自己的頭髮跳起來一樣。走出這一怪圈的根本途徑是,將公務車改革方案交給人民代表大會,由人大代表決定公務車改革方案。只有這樣才能跳出公務車自我改革的怪圈,徹底繞開既得利益集團。當然,由於各級人大代表中80%來自於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因此,將公務車改革方案提交人大,仍然無法走出自己改革自己的歷史窠臼。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是,由市民以投票的方式,制定公務車改革方案。
  廣州市政府公布治理擁堵方案徵求市民的意見,這是民主決策的良好開端。但在筆者看來,解決城市中心區的擁堵問題,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關鍵是要由各級黨政幹部率先垂範。如果限制私家車的使用,導致公務車的使用效率提高,那麼,非但不能從根本上緩解交通擁堵狀況,反而會使得公務車配置數量進一步膨脹。
  公交優先是大方向,但是,黨政幹部帶頭乘坐公交車才是改革的核心問題。如果倡導市民乘坐公交車,而黨政官員卻繼續享用公務車,那麼,這場改革必然會虎頭蛇尾,治理交通擁堵的預期目標不可能實現。
  多年前筆者在北方一個城市調查時發現,當地政府限制私家車的數量,絕大部分私家車主很快通過各種關係挂靠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從而使得政府治理交通擁堵的目標徹底落空。前車之鑒,希望廣州市政府從善如流,在治理交通擁堵方案中不僅明確公交優先的原則,而且明確規定黨政幹部必須帶頭乘坐公交車。只有這樣,才能減少交通成本,並且從根本上治理交通擁堵現象。
  治理交通擁堵是公車改革的契機。希望廣州市政府能夠借此機會,對廣州市公務車進行科學統計,並在此基礎上封存公務車,要求各級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必須乘坐公交車,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廣州市治理交通擁堵的改革不會走樣。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公車改革不能只在內部關門進行 2010-12-29
公車改革在於規範公權行為 2010-12-29
公車改革最需觸碰既得利益的魄力 2010-12-22
公車改革還是要積極穩妥推進 2010-12-22
數量不透明 公車改革難給力 2010-12-2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梅新育:解決失衡何須太心急[思想]改革收入分配製度關鍵在政府轉型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