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談風暴”只是瘋漲房價的耳旁風
2011-01-24   作者:禹海君  來源:紅網
 
【字號
  近日,住建部已經要求2010年年末房價上漲幅度較大的一些城市&&限購令細則,部分開發商已提前獲悉這一消息。據透露,一位副部級官員在1月中旬的內部會議上明確&&將向地方官員施壓,“不限購,就約談”。(1月23日《重慶晚報》)
  “不限購,就約談”,一場由住建部掀起的約談風暴將席捲地方,推動地方政府落實樓市調控政策的決心再一次得到彰顯。但是,我們想知道,約談風暴能否真正遏制瘋漲的房價?去年,繼食用油生産企業“被打招呼”不得漲價後,發改委約談中糧、古船、利達等企業,要求在明年兩會前穩定價格(見2010年12月8日《京華時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約談既然能在食用油漲價等問題上發揮作用,是否意味着在調控樓市時,也能産生預期的效果?
  經歷了瘋漲的2010年,兩輪樓市調控政策相繼被網民們戲稱為“空調”。調控政策真的疲軟無力嗎?顯然不是,從限購到信貸等層面,調控政策相繼打出組合拳,且一記比一記重。倘若按照政策正常預期,瘋漲的房價理應有所控制,至少可能趨於平穩。
  事與願違,房價出現了愈調愈漲的勢頭,買房者逐漸失去理性和信心,儘管《人民日報》等權威媒體先後多次發文要求買房者淡定,但是失去理性的房價始終無法讓這部分被綁架的剛性需求無法淡定。我們當不會忘記,2010年3月份國資委下發“清退令”,要求78戶不以房地産為主業的央企退出房地産業務。時隔8個月後,僅有7家央企轉讓了股權,71家央企超過200家地産公司至今未見動靜(見2010年12月6日《中國證券報》)。面對央企的倔強,監管部門下發“紅名單”要求銀行只能對16家以房地産為主的央企發放貸款,事情似乎可以不了了之。對於這71家央企來説,資金並不是阻礙其發展房地産業務的絆腳石,再説賴在地産業內,豐厚的暴利怎能不令央企眼紅?
  而接二連三被曝出的保障房騙購事件,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度緩慢導致供應不足、開發商大量囤地等現象讓樓市調控政策現實執行效果大打折扣。
  儘管住建部信誓旦旦&&“不限購,就約談”,但其初衷仍難以説已經脫離固有的調控思維,僅憑約談便想根治樓市亂象只能是“水中望月”,約談過後,對土地財政高度依賴的地方政府仍可能我行我素,被開發商綁架的“剛性需求”仍將推動房價瘋漲。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房價回歸要靠“真心實意” 2011-01-24
房價收入比考核要謹防被異化 2011-01-24
住房限購令對遏制高房價作用有限 2011-01-24
簡單增加供給非平抑房價良策 2011-01-22
房地産稅並非僅針對高房價 2011-01-2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梅新育:解決失衡何須太心急[思想]改革收入分配製度關鍵在政府轉型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