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公路應避免純粹市場化
2011-01-19   作者:舒聖祥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對於“天價過路費”事件,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收費公路政策在中國已經實行了很長一段時期,可以這樣説,沒有收費公路的政策,就沒有中國交通的現狀,也沒有我們剛才所説到的農村公路取得的這些成就。我想要強調一點,收費公路政策對支撐中國交通運輸體系的發展産生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在看過宜黃官員“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的高論之後,交通部“沒有收費公路就沒有交通成就”的相同句式,讓人難免感覺出一種怪味來。雖然兩者在本質上也許不能等量齊觀,但是交通部的這一回應,顯然同樣回避了問題的關鍵,那就是:收費公路過多、收費價格過高。
  公路收費關係民生之本,而絕不只是關乎司機利益和旅客利益。兩輛車跑兩個月就是368萬元之多的驚人收費,讓公眾切身有了割肉之感,因為那368萬也許就隱藏在我們的每一樣日常消費品之中。現在,當“天價過路費”成為一件眼球事件之後,交通部的回應卻是在一味強調收費公路的成就和貢獻,未免不是一種王顧左右而言他。
  “沒有收費公路就沒有交通成就”也許不錯;可在硬幣的另一面,為何就不能説“有了政府承擔就有了免費公路”?是的,現在世界上大概有60多個國家採用我們一樣的收費公路政策;可是,為何14萬公里收費公路就有10萬公里在中國,僅僅因為我們幅員遼闊嗎?所謂公路,本來就應該是公益性的,現在之所以收費公路過多免費公路過少,這裡面誰都看得到存在着嚴重的政府責任缺位:一方面是政府投入嚴重不夠,另一方面則是管理責任嚴重缺失。
  暫且不説公共財政在免費公路上的投入不足,單説一種怪異現象:為何有那麼多賺錢能力奇強、半年收費就動輒十數億的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政府主持修建的收費還貸公路卻日趨少見?就算你可以説政府沒錢修免費公路,但你至少不能説政府連主持修建收費公路這事兒都辦不了吧?收費還貸本無技術含量,偏要將政府還貸公路的收費權轉讓,使其成為經營性收費公路,是地方政府真沒能力管好,還是純粹為了延長收費期多收費?
  收費公路本來就應避免純粹市場化,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即使要搞商業化,也應像保障房那樣,只允許適度微利並做到嚴格監管,以此作為保障公路公益性的基本定位。不得不説,現在那種簡單以收費期來管理收費公路的方法,非常粗放非常落後,是一種監督懶政。將收費公路的建設成本、運營成本完全公開,並且對每年實際收費情況和還貸情況進行實時監督審計,一旦收費還清並保證合理微利就予以停止收費,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貸款修路,收費還貸”;而且,在政府監督管理上,完全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當收費公路之多、收費價格之高為社會詬病良久之後,交通部需要在保障收費公路公益性上作出極大的改善,而不是仍舊強調收費公路的成就和貢獻。試問,難道就不能有一種收費公路,在繳費者一樣的繳費貢獻之下,收費價格沒那麼高,收費期限沒那麼長?答案顯然是有。而這,才是交通部最該反思和努力的所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公路收費不應遙遙無期 2011-01-13
傳廢舊家電回收收費標準3月公布 2011-01-10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公布取消和停止社會團體部分收費 2010-12-27
存自己的錢,讓銀行收費去吧 2010-12-24
面對銀行收費 學做"逃費"達人 2010-12-2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全球經濟失衡下的中國再平衡戰略[思想]“拆遷條例”徵求意見稿的立法解讀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