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産稅終於慢慢浮出水面。據報道,財政部已原則同意重慶市開徵商品房房産稅。與此同時,市場傳聞的上海版房産稅方案是,如果出現新增購房,對名下所有房産面積,超過200平方米以上進行徵收。 房産稅推出後對房價會有多大的影響?這是市場高度關注的問題。從短期來看,房産稅對中國房地産市場的影響微乎其微。據消息人士稱,在重慶的方案中,計入徵收房産稅商品房的建築面積可能為144平方米以上,多套房建築面積實施累加制,超過200平方米也可能被徵收房産稅。而房産稅稅率可能為房地産當年市場價格的0.5%-1.5%。關於上海的房産稅,有消息稱將新老劃斷,只針對未來新出售的房産徵收。 莫尼塔投資公司數據顯示,以別墅和200平方米以上的高檔住宅為例,截至去年11月,重慶高檔房産佔整個商品房銷售6%,銷售金額為10.4%;而從全國高檔房産佔比來看;若在全國範圍內對高端房産徵收房産稅,影響範圍僅佔整個地産銷售約為4.9%或更少。依照2009年全國高檔住宅銷售面積約為0.46億平方米估算,若房産稅率為0.8%,即使全國範圍內對新增高檔住宅徵房産稅,只能徵收38.5億元人民幣稅款,相對於去年全國土地出讓成交總價款2.7萬億元,只是九牛一毛。而且拍賣土地的收入來得簡單乾脆,房産稅的徵收則比較繁瑣。因此,房産稅不會動搖地方政府對土地收入的依賴。 因此,房産稅短期內對房價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去年重慶商品房價格一年內上漲了約50%,而且是在把套內面積計價改為建築面積計價的情況下。這樣的投資收益,即使房産稅稅率是1.5%,也足夠覆蓋30多年的房産稅,更何況房産稅是按年分批交的。在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房産稅試點的上海,去年房價漲幅高達38.9%,按照前述分析,房産稅對投資需求的抑制同樣非常有限。這與2007年提高印花稅稅率但未能抑制股市投機是一樣的道理。 不過從中長期來看,房産稅影響較大,對房價影響將會逐漸顯現。重慶與上海現在只是試點,而最終的徵收範圍肯定會擴大到全國。如果最初只針對新購的房産,最終也有可能擴大徵收房産稅的範圍,部分房産的稅率可能高出預期。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去年6月曾透露了重慶房産稅將實行累進稅率。我們認為,考慮到中國的國情,地方政府對房地産的價值評估有較大的影響力,房地産價值多少很可能由政府説了算,而房屋估價與房産稅稅額成正比,因此房産稅將會成為調控房價的一個工具。 目前房子已是少數人參與的游戲。中國截至2009年,按城鎮戶籍人口計算的城鎮人均居住面積已超過30平方米。非城鎮戶籍的人雖有房産需求,但絕大多數缺乏有效購買力。因此從總量上,中國住宅並不稀缺,推動房價上漲的是少數富人的投資需求。央行最近在北京的一個調查發現,北京市居民完全産權自有住房率為72.4%,多套住房擁有率達到18.3%。一方面説明北京住宅可為超過90%的家庭解決居住問題,另一方面投資人持有了不少房産。預計今年房産增值幅度與稅率的倍數會大幅縮小,房産稅很有可能降低投資需求,並可能令部分投資人拋售閒置房産,平衡樓市的供求關係。 從國外的例子看,長期而言房産只能保值而不能增值。在美國,扣除通脹的美國真實房價指數1890年為100,1990年也不過126,100年只增值了26%,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國不包括阿拉斯加的幾十個州平均稅率為1.44%的房産稅的存在。中國一旦在全國開徵房産稅,即使家庭唯一的住宅免稅,穩定的現金流支出,也將形成對房價的長期壓力,不斷擠壓中國的房地産泡沫。 總而言之,短期內房産稅對中國房地産市場的影響將非常有限。但中長期來看,隨着房産稅徵收的全面鋪開,將不斷擠壓中國的房地産泡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