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産稅的可疑邏輯
2011-01-14   作者:徐冰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房産稅之於中國的現實越來越像一個符號,其能否對地産調控達至預期效果至今疑竇叢生,與其説房産稅承載了地産調控的眾望,不如説它代表了堅持要將其推出來的某種意志。
  據新華網報道,財政部已經原則同意重慶開徵商品房房産稅,具體實施方案由地方政府制訂,報財政部備案。重慶市正抓緊完善相關方案,有望在今年一季度&&文件開徵高檔商品房房産稅。
  重慶開徵房産稅具有標誌意義。標誌之一,是這個改頭換面的新稅種儘管面臨巨大爭議,但卻終究到來;標誌之二,它能否實現人們的良好願望,發揮出地産調控也即降低房價的作用;標誌之三,它能否用另一個穩定的財政來源,促使政府放棄或者減少對賣地財政的依賴。
  從全國地産市場的格局來看,房産稅尚存許多疑問。而重慶立志做第一個吃螃蟹者,在之於重慶地産市場的效果尚難驟下結論的情況下,只能暫時服膺重慶的勇氣。在地産調控的全國高壓之中,重慶對於房産稅尤為青睞,多次&&要做全國先行者的決心,給人印象深刻得幾近驚訝。某種程度上,其“堵搶眼”的決絕姿態,遮蔽了該稅種之於重慶民生和現實市場的分析。至今,我們也未見到房産稅對於重慶經濟和地産市場的相關分析報告。
  而從媒體所透露的重慶版本的房産稅方案看,先對別墅、2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房子”和評估價值超過主城區平均售價3倍以上的住房開徵房産稅,看似打擊炒作,其實依然留有後門。難道低於這個標準的就沒有炒作?尤其讓人生疑的在於,重慶的開徵標準,矛頭直指所謂的“富人”,不言自明地暗示了政策打擊的重點。其客觀效應,不僅在於強化乃至固化了社會對於“階層”的認識,更在於將社會情緒焦點轉移。同時,也為能夠順利地讓房産稅落地,找到了社會心理的突破口——這究竟是一個出於市場考慮的稅種,還是針對社會矛盾的稅種?
  一直以來,對於房産稅遲遲難以推出,總是有論者將原因歸結為既得利益集團阻撓。這種分析問題的角度和方法,有其極不嚴肅之處。既得利益集團當然存在,關鍵是如何認識既得利益集團,並如何去約束既得利益集團。所謂無代表不納稅,而我們當前面臨的嚴重問題是,如何制衡無代表也要納稅的進退失據。在一個供需矛盾失衡的賣方市場上,房産稅一旦推出,真的可以出現希望中的房價降低嗎?供應量不增加,如何規避稅負轉嫁?
  除非在重慶人和外地人之間建立森嚴的壁壘,並顯著加大對於重慶人的住房供應,房産稅才會對重慶的房價産生顯著效應。否則,在一個開放的市場上,在供應追不上需求的情況下,房産稅降房價還需更多、更有説服力的證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重慶房産稅對存量房也徵稅 2011-01-13
房産稅催生搶購 滬大戶型房告急 2011-01-13
[博客]重慶房産稅是曇花一現 2011-01-13
房産稅將降低名義房價 2011-01-12
房産稅是劫富濟貧還是割肉於民 2011-01-12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