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産稅具有調結構的公平效應
2011-01-12   作者:張敬偉(江蘇公務員)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據報,財政部已原則同意重慶開徵商品房房産稅,而重慶已確定將開徵高檔商品房房産稅。在公眾大呼稅負壓力的情境下,房産稅的調節效果是結構性的,而且具有扶正市場,平衡收入分配的功能。
  中國樓市泡沫瀰漫日久,已成難遏之勢。根本原因在於中央和地方事權財權分配失衡,地方政府靠樓市凝聚財源穩固政績。房産稅試水,是以財稅杠桿來衡量樓市,這要比行政命令式的房控舉措來得科學,符合市場原則。
  重慶房産稅政策思路是:先對別墅、2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房子”和評估價值超過主城區平均售價3倍以上的住房開徵;按面積計,實行累進稅率;徵收範圍首先是增量部分,存量部分視情況開徵;每戶家庭擁有普通住宅超過四套,可能被徵稅;外地人炒房,可能被徵稅。雖然這些均非最後方案,但是對於擁有豪宅者和多房者課稅,有助於抑制房市投機,也符合普遍的正義原則——財産越多,稅負越重。擬議中的房産稅稅率為1%,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並不像某些經濟學家所説,徵房産稅得罪買房人。
  當然,徵收房産稅的確還存在着立法上的困惑。對於房産稅,1986年曾通過一個暫行條例,對經營性的房産予以徵稅,但對於非經營自住房不徵稅。所以,現在調控房市的房産稅非彼房産稅,但由於土地國有,如果對包括地價在內的價格徵稅,就是國家對自己徵稅。這顯然有悖於法理。
  然而,在房市已嚴重違逆市場原則,權力、資本、信貸機構以及全民深度介入其利益衝動的情況下,如果真的講求房地産物權,在土地國有的大前提下,所有的房地産物權都要打折扣。因此,不該糾纏於房産稅的細節,快點試水才能真正發揮調節樓市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房産稅的用途不太明確,如果中央將這一稅種權益更多給予地方,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或將大增。對豪華別墅和多套房徵稅,涵養地方財政和建設更多的保障房,這算是稅收調控公平正義的有效手段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不宜高估房産稅壓制房價的效果 2011-01-12
業內認為重慶徵房産稅難遏房價 2011-01-11
上海房産稅或徵新增購房 2011-01-11
重慶房産稅率最高1.5% 2011-01-11
房産稅非最後一招 多重調控待發 2011-01-1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