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探中起步的房産稅任重道遠
2011-01-11   作者:回建強(北京中房研協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研究中心總監)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2011年剛開年,重慶徵收房産稅由傳聞變為了現實。正在召開的重慶市“兩會”透露出一則重大消息,重慶確定開徵高檔商品房房産稅。
  對於房産稅的前世今生,媒體已經報道甚多;對於房産稅的正反面作用,專家也分析頗多。現在終於到了揭開蓋子的時候了,不管社會上爭議有多大,政府還是要堅決推進。
  除了重慶,另一個房産稅試點城市是上海,此前關於上海即將獲批或已經獲批徵收房産稅的消息出現過多輪,目前最新的説法是2011年一季度會正式施行。在2010年土地出讓金達到2.7萬億元的大背景下,無論是重慶針對高檔住宅,還是流傳的上海針對增量房要徵房産稅,此時出現的進展無疑更別具一番意義。
  在2010年前所未有力度的多輪政策調控下,房地産市場的運行數據並不難看:以萬科為代表的開發商銷售業績依然突出;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依然高漲;土地出讓金同比增幅甚至在70%以上。2010年北京、上海、大連3個城市土地出讓金超過千億元,分別達到1628億元、1530億元和1117億元。這是讓人詫異卻又無可奈何的數據。在現有國情和體制下,土地的稀缺和城鎮化的不斷發展,土地出讓金沒有降低的可能。土地稀缺的另一面是,地方政府土地財政模式不可持續,行將作古。即便在當前土地出讓金連攀高峰、央企肆無忌憚搶地的情況下,地方政府仍強烈感受到未來財政來源的危機。
  毫無疑問,徵收房産稅就是為了解決未來地方政府財政來源問題。無論是重慶的對豪宅徵稅,還是上海的對增量房徵稅,都是針對富人的稅收歧視,同時也是土地財政轉型所帶來的必然。
  房産稅施行後,我們需要調動全部輿論力量監督的情況是,房産稅徵收來之後,出口在哪?即便不能做到中國香港、新加坡、美國等地區的“差餉稅”模式,也要符合當前內地住房發展的實情,即:將房産稅的大部分應用到保障房建設中去。2011年我國宣布住房保障的建設規模在1000萬套左右,如此巨量的保障房建設量,資金從哪來?房産稅的實際徵收正可以解決一部分資金困境。如果房産稅的用途是朝着這個方向,那麼,房産稅從個別城市試點向全國推進的步伐,可能會更加順暢一些。
  對於房産稅開徵後市場的發展方向,筆者認為,房産稅已經預熱了兩三年,對房産稅的學術爭論比較充分,現在主流的觀點是房産稅不能解決高房價問題,也不能解決窮人住房問題,房産稅的作用在於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住房結構和供應結構的調整。越是投資性購房,越是購買高檔房,房産稅徵收力度越大,帶來的結果是針對該類房地産的投資會更加謹慎和理性。
  綜合來看,房産稅在重慶走出了第一步,勇氣可嘉,接下來如果能夠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順利試點,那麼房産稅的徵收問題就將取得初步的成績。但房産稅並不是治療中國樓市疾患的靈丹妙藥,房産稅能否最大程度發揮其正面效用,取決於不同試點方案的選擇,取決於政府對住房保障工作的推進決心,取決於中國整體經濟與社會的長期穩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今日觀察文字稿-房産稅真的來了? 2011-01-11
[關注]網民:房産稅“試水”透露積極信息 2011-01-11
開徵房産稅勿忘"稅收法定"原則 2011-01-11
徵收房産稅應先厘清三個問題 2011-01-11
房産稅試點推出會加劇股市短期波動 2011-01-10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