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徵房産稅勿忘"稅收法定"原則
2011-01-11   作者:晏揚(浙江,編輯)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沸沸颺颺的房産稅終於有了確切消息: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日前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十二五”期間,重慶市將加強財稅調節,開徵高檔商品房房産稅。這是地方政府首次就徵收房産稅正式公開表態。據悉,財政部已原則同意重慶開徵房産稅,具體實施方案由地方政府制定,重慶市有望在今年一季度&&文件開徵高檔商品房房産稅。
  房産稅先在重慶、上海等城市試點,然後推向全國,這似乎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但這種板上釘釘卻讓人倍感疑惑:雖然現在只是試點,但以後要推向全國,並難免涉及普通商品房,那麼,是否開徵房産稅應該由誰説了算?首先,全國人大常委會從沒通過房産稅。其次,雖然國務院於1986年頒佈過《房産稅暫行條例》,但在該條例中,規定居民非營業用房免徵房産稅。現在面向居民非營業用房徵收房産稅,相當於增設新稅種,所以不應繞過“人大關”,而《房産稅暫行條例》亦不能作為徵稅依據。難道財政部原則同意、地方政府&&文件就能徵稅嗎?難道房産稅的徵收範圍、稅率等事項,都可以由地方政府説了算嗎?
  稅收是國家大事,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稅收方案理應付諸民眾討論,充分吸納民意。更重要的是,我國《立法法》規定,“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稅收、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即必須由全國人大制定條款或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這説明,無論是增加稅種還是對既有稅種進行改革,都必須採取立法形式予以確定,稅法的立法和修改,權力屬於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這就是我們常説的“稅收法定”原則。
  “稅收法定”的重要性,通過車船稅法改革可窺一斑。車船稅法草案漏洞頻出,很多條款缺乏正當性和合理性,該草案幸虧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那裏遇阻。否則,這個塞進了部門利益“私貨”的車船稅法草案,豈不要稀裏糊塗地通過、堂而皇之地實施?實際上,此前很多稅收立法和改革都繞過了“人大關”,在依法治國的進程中,這種不正常的現象必須改變。
  很多人可能天真地以為,開徵房産稅是為了打擊炒房、抑制房價。實際上,無論是此前發改委官員&&“開徵房産稅可以為地方政府帶來一個穩定的主體稅種”,還是財政部官員強調“有利於健全地方稅體系”,抑或從一些地方政府對於開徵房産稅的積極乃至欣喜態度來看,開徵房産稅的首要意圖都在於增加地方政府稅收。至於房産稅會不會“順帶”抑制房價,實在讓人無法樂觀。“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大家都懂,此外還有兩個最樸素的判斷:其一,開徵房産稅意味着政府從房地産市場獲得了更多的收入,這個收入不可能憑空産生,而只會以抬高房地産市場成本為代價,並最終體現在房價上;其二,如果房産稅既能增加政府收入又能抑制房價,如此兩全其美的“靈丹妙藥”會等到現在才用嗎?關鍵是,不管能否抑制房價,開徵房産稅都要講求程序正當,不能將“稅收法定”原則拋諸腦後,不能想徵就徵。
  一直力挺房産稅的財政部財政科研所所長賈康説,由於受到既得利益者的阻礙,房産稅改革難以在爭議中解決,最好的方式是暫且擱置爭議,盡快開徵房産稅,然後再開明地討論。財政部的專家自然希望多收稅以增加政府收入,但賈所長的這番高論實在讓人看不懂。對開徵房産稅持有異議的人,並非都是什麼“既得利益者”,相反,很多無房族更擔心房産稅助推房價,讓他們更加買不起房,即使他們的租房費用,也勢必會隨着房産稅開徵、房屋保有成本增加而增加。民眾對開徵房産稅有爭議,這個爭議豈能擱置不管。事先不徵求民眾意見,等房産稅開徵之後再“開明地討論”,這樣的“開明”分明是“替民做主”的慣性思維在作怪。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徵收房産稅應先厘清三個問題 2011-01-11
重慶將對高檔商品房開徵房産稅 2011-01-10
房産稅重慶破冰料難影響房價 另一試點上海仍熱議 2011-01-10
房産稅試點推出會加劇股市短期波動 2011-01-10
房産稅雙城記:不明確的比明確的多 2011-01-10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