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合作需要更長遠目標
2011-01-10   作者:袁曉明(管理諮詢顧問,專欄作者,現居美國達拉斯市)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於1月18日至21日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近幾天來,美國各大媒體就此做了不少報道和評述,焦點當然集中在中美兩國領導人會談的主要議題,以及對訪問結果的預測和期待。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務卿希拉裏與中國外長楊潔篪在1月5日會談,為胡錦濤訪美做進一步準備,該報道稱,中美雙邊關係的麻煩在於經濟貿易上的摩擦。
  《華爾街日報》在1月7日的報道中,列出了這樣幾個主要議題,一是中國人民幣的匯率問題;二是亞洲的政治經濟局勢;三是中美貿易平衡問題。對於這樣的議題,《華爾街日報》倒並非只是在猜測,而是援引了白宮發言人羅伯特吉布斯(Robert Gibbs)在新聞發布會上的答問。卡內基和平基金副總裁包道格(Douglas H. Paal)也為胡錦濤本月下旬的美國之行撰寫了專文,題目是“胡的訪問是一個機會”。包道格指出,美國媒體注意到中美兩國在一些問題上的分歧,但是,去年夏天美國政府的高級官員包括經濟顧問、前財政部長拉裏薩默斯(Larry Summer)相繼訪問了中國,他們的訪問為胡錦濤今次訪美的成功打下了一些基礎。應該説,雖然當今中美兩國面臨一些政治問題,但經濟關係仍然是兩國領導人需要交談的重點。正如《紐約時報》在一篇評述文章中所言,考慮到美國經濟正要走出低谷,同時中國正在不斷擴大在國際經濟上的影響力,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會談自然會更多地集中在經濟問題上。
  此外,《紐約時報》在1月2日刊登了一篇題為《如何與中國繼續做朋友》的評論,該文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他甚至認為,胡主席這次即將開始的對美國的訪問,其重要程度相當於1979年春天鄧小平對美國的訪問。布熱津斯基曾在卡特總統任期內擔任過美國總統安全顧問,被認為是美國當今影響力最大的戰略家。他對美國的全球戰略部署所提出的一系列建議,始終深深影響美國朝野。他在這篇文章中説, 32年前,在鄧小平訪問美國後,中國開始推行全面經濟改革,贏得了經濟騰飛。今天,政治環境與當年大有不同,中美兩國關係也有了許多的不確定性,在過去幾個月,中美雙方都有不少的指責,雙方也有一些無意的猜疑。儘管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布熱津斯基認為32年前開始的是合作關係,所以雙方不應把注意力集中在分歧之上,而更應理解雙方的需要。如果合作失敗,對雙方都有害無益,並且對世界也沒有好處。中美雙方不能只看到自身的利益,需要有更大的目標,那將有利於雙方減少摩擦、增加合作。
  在目前的形勢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奧巴馬總統的確需要中美會談的成功。一方面,奧巴馬政府在國內、國際政治上正面臨極大的挑戰,另一方面,美國國內經濟仍然處於極為嚴峻的形勢下,因此,奧巴馬政府難以承受一次失敗的會談。此外,共和黨剛剛在國會眾議院接過領導權,在政策上頻頻向民主黨政府發難。如果説奧巴馬政府現在四面楚歌,或許有些誇張,但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因此奧巴馬政府急需從胡錦濤的訪美中取得成就,當然,從另一方面講,正因為形勢如此逼人,尤其是在美國遲遲不見起色的就業形勢的重壓之下,美國工會非常不滿製造業工作的缺乏,正逐漸對奧巴馬失去信心。要知道,工會是奧巴馬2008年勝選的主力軍,如果奧巴馬想在2012年獲得連任,他就絕不能失去工會的支持。因此,奧巴馬會在中美貿易逆差上對中國方面施加壓力,自然會談到人民幣的升值。有意思的是,1月7日,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在國會作證時説,人民幣升值能幫助中國應對國內面臨的經濟困境,比如通貨膨脹問題,輿論評論説那似乎在為人民幣升值做有利於中國經濟的解釋。
  2010年,中國的貿易順差將達2700億美元,美國人為此一直在抱怨人民幣被低估而鼓勵了中國的出口,但中國方面則堅持認為,美國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旨在促使美元貶值,從而提升美國出口的優勢,因此,人民幣的升值並不能降低貿易差額。
  由於當今美國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經濟問題,而中國則是美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而美國、中國分別為當今全球第一、第二大經濟體,自然,世界的目光都在緊盯着本次中美最高層會談,看到底會談出些什麼結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iPhone利潤鏈中的“中美貿易失衡” 2010-12-22
後危機時代如何引領中美經貿健康發展 2010-12-21
中美合作20億美元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開工 2010-12-20
中美商貿聯委會簽多項合作文件 2010-12-17
中美簽署投資促進等多項經貿合作文件 2010-12-1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