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牛市和幸福熊市的反差如何消除
2011-01-10   作者:李星文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中共廣東省委十屆八次全會上,針對一些幹部遠離群眾的現象指出:“少數幹部重物輕人,甚至為了短期經濟增長不惜損害群眾利益,出現了幹部在經濟總量和增長速度的‘牛市’中陶醉,群眾卻在滿意度和幸福指數的‘熊市’中埋怨的怪現象。”
  汪洋擅長從網絡上了解輿情民意,曾經發出歡迎網民“拍磚”的召喚。他也擅長用鮮活生動的語言概括工作中的現象和問題,所謂經濟“牛市”和幸福指數“熊市”的設喻,準確地擊中了官員中的唯GDP論與民生感受之間的斷裂。事實上,這些年來,中國經濟總量的盤子不斷做大,政府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例不斷提高,而居民收入佔GDP的比例持續下行。行政公務開支佔財政支出的比重不斷增長,而能夠用於民生項目的資金佔財政支出的比重卻在下降。不少官員在高速經濟增長和個人優厚待遇的滋養下臉放紅光,而未能充分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的群眾卻由於自身幸福感不足而嘖有怨言,這的確構成了一個無法忽視的反差式存在。
  新近發生在安徽懷寧縣的兒童“血鉛超標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地方過分追逐經濟發展而導致居民健康受損的案例。一家明顯不能通過環保驗收的電源企業,卻是由當地環保局參與引進的項目。這是怎樣一種巨大的諷刺。明明測出這家公司對周圍一公里內的環境形成了鉛污染,卻仍然就近建設了居民安置區。這又是怎樣一種對生命的漠視。從這個項目立項到生産的全過程來看,那些已經患上經濟發展熱昏病的官員們,不但不考慮治下居民的幸福指數,甚至連他們的安全指數也早已置之度外。
  經過媒體曝光,安徽方面關閉了肇事企業,並且啟動了問責程序。懷寧縣環保局長被停職,所有涉鉛項目的環評審批一律上收,並派出檢查組開展鉛酸蓄電池企業環境問題大排查。這起環保污染事件就這樣得到了糾正,當地群眾心裏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可是,如果這種只求經濟增長罔顧民生幸福的發展思路得不到徹底清算,將來未必不會再出更加聳人聽聞的環保事件。
  地方官員為什麼總是熱衷於在GDP上做文章?從明面上説,一屆政府也罷,一個官員也罷,上級考核其政績時,經濟總量和增長速度在當下始終是最重要的指標。雖然這些年來,考核指標趨於多元化、復調化,但GDP增長仍然是最緊的那道符咒。它是最容易量化和物化的,是最適合硬邦邦地擺在上級面前的。從暗裏來説,大幹快上地搞發展,不但能使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就是私家的小金庫也憑空多了不少進賬的機會。而那些民生項目則往往投資大、見效慢,節能減排會直接拖慢發展速度,至於百姓的幸福指數看不見、摸不着,更是怠慢一下也無妨。經過官員們趨利避害的理性計算,經濟“牛市”和幸福“熊市”的形成也就無可避免了。
  有那麼一句告誡性的名言: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了為什麼出發。重經濟發展而輕民生幸福就被這句話説了個正着。歸根結底,這一現象跟現行政績考核機制有關係,跟經濟環境中尋租空間大有關係。如果官員的升遷不再單一取決於端給上級看的GDP成績單,而主要取決於官員治下百姓的滿意度,他們關注世界的視角自然會發生變化。如果官員們插手經濟事務不再有那麼多明裏暗裏的好處,他們肯定不會像現在這般熱衷於招商引資搞項目。因而,要想消除汪洋所言“牛市”和“熊市”的反差,一些深層次的體制變革必須破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通脹壓力影響居民幸福感 2010-12-29
201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創造幸福 享受尊嚴 2010-12-03
201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 2010-11-29
江陰:市場之手托起“幸福養老” 2010-10-13
由更多走向更好的幸福經濟 2010-10-1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