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改革不該繞過起徵點這個門檻
2011-01-06   作者:曹旭剛  來源:華商報
 
【字號
  就在全國人民一臉渴盼地期待2000元的個稅起徵點能變成3000元、4000元甚至5000元的時候,一盆疑似冷水撲面而來: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新的個稅改革方案近日已經上報國務院,該方案可能不會改變2000元的起徵點。
  説是疑似冷水,是因為這則消息尚無官方出面認領。但由於國人對“無風不起浪”的極度熟稔,以及此前許多傳言變“真言”的現實,因而這則消息還是充分地攪起了公眾關於個稅的複雜情感,一時間,網絡上板磚齊飛,口水四濺,目標只有一個:向起徵點不能提高的潛在可能表達充分不滿。
  這種表達是有道理的。CPI一年高過一年,錢越來越沒法當錢花,可是,個稅起徵點卻還像個釘子戶一般,牢牢釘在2000元這個點數上,巋然不動。原本就在勒緊褲帶過日子,卻還得拿出一些可以買菜買水電的錢去上稅,低收入者能不鬱悶嗎?大家會覺得,你這麼低的起徵點,非但不會遏制貧富差距的拉動,反而要增加老百姓尤其是工薪階層的負擔,這不是與調節分配、促進社會公平的徵稅本意非常相悖嗎?在稅收學中,直接給以老百姓過日子的錢為徵收對象的稅收冠了個 “惡稅”之名,早有輿論將“主要靠工薪階層支撐”的個稅徵收列入嫌疑之列,面對如此輿論,豈能置之不理?
  當然了,“據報道”的新方案中,2000元的起徵點雖然未曾提高,但由於拉開了稅率級次,對稅率作了相應調整,客觀上也能起到減稅的作用。減稅當然是好事,也符合“十二五”期間稅改向民生傾斜的基本精神,但更要看到,對大多數將過日子錢也要交稅的中低收入者來説,他們更期待的恐怕不是減稅,而是免稅了——從稅收學上來講,老百姓過日子的錢,是不應該以稅收的名義被徵收的;就是從國家增加稅收的角度來説,對這一部分稅源,也是應免而非減,日子過舒坦了,才有精力將全民財富的蛋糕做大,稅收才有進一步增加的可能。
  耐人尋味的是:無論是民間還是學界,對起徵點偏低的意見由來已久,但磅礡的民意卻怎麼也將2000元這個起徵點頂不上去,只能是一臉惆悵。或許,光是從撫平民意的角度出發,這個起徵點也到了要提高的時候了,通過個稅這個切入口減輕老百姓負擔,也該被嚴肅對待了。老百姓減稅減負的願望非常迫切,國家沒有理由辜負這個訴求。
  個稅改革沒有繼續拖拉的理由了。雖然這是個很複雜牽扯很廣的事情,但基本道理應該是清楚的,那就是調節社會財富,讓全民都能過上好日子。所以,個稅改革該往前邁一步的時候,就堅決不能只邁半步,而上調起徵點,就是最直接的降稅手段,因為這個舉動最明顯的信號,就是尊重了保護居民基本生活不受影響這一稅收倫理,回應了高物價之下藏富於民的輿論渴求。雖然有媒體解讀稅率調整可能減稅力度同樣明顯,但這些措施最好建立在上調起徵點的基礎之上。
  所以很是希望,傳言中的起徵點不上調的改革措施,僅僅是“誤傳”而已。畢竟,在起徵點爭論之上,還寄託着公眾對於改革順應民意的訴求,寄託着民生被充分尊重的渴望,既然實際功效非常有限,那麼不妨就先在起徵點上“讓讓步”,再通過免稅等多種手段,全面減輕低收入群體負擔,徹底回歸個稅徵收的應有意義。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個稅改革應給最差錢的人減稅 2011-01-06
個稅改革重在為工薪階層減負 2011-01-06
還是直接提高個稅起徵點吧 2011-01-06
個稅改革重在為工薪階層減負 2011-01-06
畢曉哲:個稅起徵點不變令人遺憾 2011-01-06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