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遺書抗強拆的三重"標本價值"
2011-01-06   作者:曹林(編輯)  來源:新京報
 
【字號
  在那麼多起慘案後,在那麼多以死相抗的悲劇發生後,再説公民“用身體反強拆”是作秀,是多麼冷血的邏輯啊 。
  被強拆者、山東青島的王國棟看到門口的強拆令後,以“青島橫槍立馬”的網名,在微博上留下一封遺書。這封遺書引發了微博大營救,進而成為公共事件。因為網友圍觀,他的房子最終得到了“暫緩強拆”的結果,可仍處於被強拆的危險中。在“新拆遷條例”二次徵求民意的熱議中,此事成為網民圍觀拆遷事件的又一標本。(1月5日《中國青年報》)
  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標本,這個標本中交織着那些被強拆者共同的命運,從遺書那悲愴的剪影中,可以看到那些在推土機下無力反抗、只好用自己的身體去捍衛房屋的弱小縮影。
  第一重標本價值在於,他的房屋被強拆的理由看起來冠冕堂皇——為了公共利益“改造舊城”。“舊城改造”真是為了公共利益嗎?聽起來是,其實不然,而是當地政府“三年大變樣”的政績亢奮所致,是政府部門為了給開發商騰地的利益驅動,背後是赤裸裸的賣地財政。假公益之名玩新的圈地運動,這是當下的“開發商吃人”。可惜立法者在“新拆遷條例”的二稿中,擴大了對“公共利益”的理解,將舊城改建也納入了公益範疇。這樣的擴大理解,將貽害無窮。
  第二重標本價值在於,面對當地政府的推土機,他求告無門。幾個月內,他先後就拆遷實施單位資質、拆遷程序等向青島市多個政府部門申請信息公開,並對當地拆遷辦和房地産開發公司提起法律訴訟——可想而知,這種努力將會是怎樣的結果。從申訴到訴訟,再到找媒體,窮盡所有努力,依然無法找到正義,這是多數被強拆者會遇到的無奈和無力。
  第三重標本價值在於,他選擇了不妥協。他把遺書發到了微博上,並被眾多網民圍觀,當地政府面對的就不是一個公民,而是一群公民,所以才會“暫緩強拆”。所幸,王國棟是把遺書發到了網上,使悲劇被避免成為可能,否則,又是一起悲慘的血案。不幸中的萬幸是他沒有死,於是我們今天能在這裡相對平靜地討論這個標本。
  有人説,將遺書上網是作秀。這是冷血的論調。你也用自己的生命做賭注,到微博上發份遺書秀給大家看看!在那麼多起慘案後,在那麼多以死相抗的悲劇發生後,再説公民用身體反強拆是作秀,是多麼冷血的邏輯啊 。即使是作秀,這難道不是無比悲壯的秀嗎?他不過是個人無力反抗強權,而寄望於身邊公民的相助;他不過是絕望中的無奈,以引人注目的方式向社會尋求最後的庇護。
  這樣的標本,對正在訂立的“新拆遷條例”是有力的提醒,如果它不能確保公民的利益,遺書式的悲壯反抗將會綿綿不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司法強拆實現“進步”的三個前提 2010-12-17
“新拆遷條例”有望取消“行政強拆” 2010-12-16
拆遷戶“巡夜”擋得住“強拆”嗎? 2010-11-29
廢“行政強拆”是對司法的嚴峻考驗 2010-11-25
取消行政強拆有利於促進拆遷領域公平公正 2010-11-25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積極財政之“積極”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滅鼠也要防鱷魚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