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保障房供地“跑偏”
2010-12-23   作者:夏珺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年終盤點,國土資源部傳來令人鼓舞的信息:截至11月底,今年的保障性住房供地已超過1.34萬公頃,佔住宅供地總面積的14%以上,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四成,保障性住房供地在逐年加大的背景下,今年再創歷史新高。
  在今年的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建設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戶區共580萬套的目標。隨後,國務院有關部門與各省份簽訂2010年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經濟適用房、限價房、公共租賃住房和各類棚戶區改造後的安置房,它們直接與老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群體的利益息息相關。為完成此目標,中央下達了600多億資金,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為落實中央的宏觀調控政策,各省份大都在供地的時序上優先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應保盡保”,也就是説,不會因為土地供應的問題而影響保障性住房建設。
  從理論上説,保障性住房供地增加了,必然會促進保障性住房的供應。580萬套保障性住房均已開工,但從供地到形成住房,畢竟需要一個過程,兩者之間的“函數”關係如何,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從反面看,影響這項政策落實的苗頭性傾向卻已經顯現。
  國土資源督察系統的例行督察發現,至少有兩種傾向值得注意。一是有的地方擅自擴大保障性住房面積標準,有的甚至擴大到120平方米(套);二是有的地方擅自改變保障性住房用地的性質,搞商品房開發。前者勢必減少保障性住房供地所惠及的人群,降低保障性住房供地的使用效率,後者則完全使中央的政策變了味兒。此外,有些相關政策的不配套、部門之間的動作不夠協調等,也影響這一政策的落實。
  明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強化政府責任,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棚戶區 、農村危房改造力度,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緩解群眾在居住方面的困難,逐步形成符合國情的保障性住房體系和商品房體系。日前閉幕的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提出,大規模推進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明年將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改造各類棚戶區住房1000萬套。這一數量接近今年580萬套的兩倍,任務更加繁重,也表明保障性住房已被提升到一個比以往更高的地位。
  保障性住房建設直接關係到中低收入群體的切身利益,是大局,是政治。保民生,就要保保障性住房建設,並在落實中央政策過程中不走樣不“跑偏”,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協作,逐步建立起中國特色的政府保障和市場供給相結合的住房供應體系,切實增加有效供給。
  保障性住房建設,今年業績不俗,期待明年更給力,建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治堵”:建車位不如建保障房 2010-12-18
中國建築:“十二五”搶佔3%全國保障房市場 2010-12-17
地方政府稱建千萬保障房動力不足 2010-12-16
北京明年公租房佔保障房60%以上 2010-12-15
重慶將加大保障房供應 2010-12-13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張健:保障基本民生政府責無旁貸[思想]孫兆東:CPI“破5”緣何加息遲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