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增長統計不能再以“平均數”説事了
2010-12-20   作者:余豐慧(財經評論員)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余豐慧

  國際勞工組織日前在日內瓦最新發布了涵蓋全球16億工薪階層的《全球工資報告2010-2011》。報告顯示,金融危機後全球工資增速幾近折半。而中國增速“引漲”全球工資,超歐美國家達5倍之多。不過,國際勞工組織高級經濟專家李明憲與國際勞工組織高級工資研究專家丹尼爾沃恩-懷特黑德卻&&,中國的數據並沒有那麼樂觀,而是被高估了。
  這牽扯到中國工資統計數據真實性、準確性的大問題。説起來,每一次居民收入數據和職工工資數據公布後,或許是調查樣本的代表性不夠,或者是統計有偏差,總有被增長、被提高的質疑聲音。但是,事後真正拿出有説服力數據的事例卻很少。
  應該説,這次國際勞工組織通過中國工資增長與歐美國家比較後得出的數據,具有很強的參考性。《全球工資報告》顯示,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前,全球工資平均增速為2.8%;而2008年和2009年,工資增速分別降至1.5%和1.6%,降幅近半。筆者查閱近年中國職工的工資增長數據是:2007年我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24932元,比上年增長18.7%;2008年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29229元,比2007年增加了4297元,增長17.2%;2009年中國城鎮非私營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32736元,比2008年增加了3507元,增長12%。雖然增幅有所回落,但是,依然是兩位數,分別比全球工資平均增速高出:15.9個百分點、15.7個百分點、10.4個百分點。需要説明的是,2009年國家統計局增加了私營單位就業職工的年平均工資統計:18199元。
  無論是金融危機前還是金融危機後,中國職工工資增速都在兩位數以上,但問題在於,大多數職工卻沒有感覺,特別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後給國內的製造業造成很大的衝擊的情況下,要麼工資幾年踏步不動,要麼還有下降現象。中國兩位數的工資增長速度,在民間竟然沒有感覺。“當你向12個市民説‘工資漲了’,7個都説工資沒漲,2個人告訴你不知道。直接跟你説漲了的只有3個”這是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省會鄭州市的調查。四川金融、傳媒、餐飲等幾個行業20余位從業人員對此的反應是,80%的人&&沒有漲,15%的人&&非但沒漲,工資水平比去年同期還有所下降,僅有5%的人認為個人工資有所增加。這些調查可能存在以偏概全、不十分準確的情況,但至少是一個側面。
  以筆者看,可能有兩種情況。首先,統計數據本身真實性值得懷疑,統計取樣不準,基礎數據失真。其次,統計數據沒有問題,工資增長給了高管、高層大概不到5%人員的兜裏,通過“平均”以後拉高了工資水平,使得大多數職工被平均、被增長。
  中國工資增長統計數據失真或者拿簡單一個“平均數”説事,已經帶來太多的問題,並且已經影響到了世界工資數據的真實性。“2008年全球工資增長1.5%,2009年1.6%的平均工資增長速度還是中國帶動的。倘若去除中國職工工資的增長拉動因素,兩個數字立即便縮水到0.8%和0.7%,整體拉低半截。”更為嚴重的是,中國職工工資統計數據失真可能干擾和影響決策層關於民生、全民共享發展成果以及增加百姓收入、拉動消費、經濟轉型的正確決策,也使絕大多數職工在工資增長上長期“蒙冤”,長期被增長。同時,失真的數據還嚴重掩蓋了中國收入差距擴大、貧富懸殊過大的現狀。
  因此,必須改革工資統計制度,在把私營企業在崗職工納入工資統計、分行業統計工資水平後,一定要把高管、中層以及普通職工、私營企業職工等分勞動力層級的工資水平統計和公布出來。以此確保工資基礎數據蒐集、提取的真實性,切忌坐在辦公室估算增長率來計算職工工資增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勞工短缺工資增長 珠三角部分港商內遷 2010-08-11
廣東工資增長基準線下調為7% 2009-08-05
國際勞工組織:明年全球實際工資增長放緩 2008-11-28
工資增長機制搞不垮中小企業 2008-09-09
工資增長機制的核心是“集體協商” 2008-09-09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張健:保障基本民生政府責無旁貸[思想]孫兆東:CPI“破5”緣何加息遲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