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密雲縣宣布將建華北最大的狩獵場,包括6000余畝封閉式狩獵場 、100平方公里開放式狩獵區。(12月6日《新京報》) 密雲縣政府想要發展經濟可以理解,但建立狩獵場的做法值得商榷。據了解,熟悉狩獵行業的人士認為,北京開設狩獵場在地理環境上並無優勢,長期以來密雲狩獵行業經營慘澹,也説明了這並不是發展經濟的好思路。更何況,國人的動物保護意識逐步覺醒,許多人寧願參加槍擊飛碟的游戲,也不願槍殺野生動物,就是明證。 這一規劃在程序上也存在問題。這個充滿爭議,與國際上動物保護潮流嚴重衝突的規劃,沒經公眾充分討論,沒和動物保護組織充分交流,沒有專家審慎評估討論就予以宣布,很不恰當。一旦規劃在實施過程中産生任何問題,相關人士恐怕會面臨被追究責任的尷尬處境。 甘地説過:對待動物的態度,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文明水平。今天社會上充滿了暴戾之氣,生命常如草芥般遭踐踏,諸如強行拆遷,礦難頻發,飛車撞人,甚至先撞後殺等現象並不鮮見。這種種惡行,其根源都是對弱小無告的生命價值的輕視。對待動物的兇殘也會滋長對人類的殘忍。不知道憐惜動物生命的人,對無力捍衛自己權利的人,也同樣會肆意蹂躪。 在我國動物保護普遍存在嚴重問題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卻在動物保護的意識方面落後於普通民眾,在首善之區建立狩獵場,做此惡劣示範,誤導民眾,可説是嚴重失策。 經過快速的“野蠻生長”,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已刻不容緩。中央強調必須實現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民生保障協調發展的目標,十二五規劃也首次不再強調GDP的增長,都反映了大家對帶血的GDP的厭惡。 密雲縣這一規劃,片面強調經濟發展,仍然對帶血的GDP情有獨鍾,忽視其帶來的多方負面影響,對首都乃至整個中國在國際競爭上的軟實力造成傷害,是很不明智的決定。因此,決策者應當收回成命,重新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