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經濟年度人物裏個個是英雄
2010-12-13   作者:童大煥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字號

 
  童大煥

  “CCTV2010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日前在全球啟動,這已是第11度評選。過去十年,央視版中國年度經濟人物絕大多數都經受住了時間考驗,他們成了時代的標本,甚至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和晴雨表。通過熱點人物,人們看到了他們背後所代表的未來發展的力量,把握住了中國經濟發展脈搏的走向。
  我們正處在財富迅速增長的時代,各方英豪如波濤洶湧,令人目不暇給。時代洪流中的媒體,不是時代的被動記錄者和旁觀者,而是積極參與者和價值引領者!年度人物的評選,與其説是一場又一場的經濟群英會,莫如説是一次又一次市場經濟的價值發現與精神倡導。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一直在尋找,年度經濟人物裏最終會留下多少偉大公司的靈魂人物?最終會産生多少讓老百姓普遍尊重的企業和企業家?
  在今日中國這片神奇且又不夠規範的土地上,短時間內誕生一個億元級的企業似乎並不難,難的是誕生一個能夠屹立百年同時又始終得到老百姓普遍尊敬的企業。誠信不欺、知法守法、照章納稅,這些只是最低要求。更高的要求是:努力承擔股東的信託責任,努力為員工提供有足夠尊嚴和自由的報酬及企業文化。
  這樣的要求其實並不高,但在今天的中國,這樣的企業和企業家,不能説是稀有動物,至少也是為數不多。少數企業家和管理層坐著財富火箭絕塵而去的同時,多數員工和股東尤其是小股東的收入與回報往往很低。若非如此,我們今天也不必談什麼經濟轉型和刺激內需。
  我看到這樣一家小企業,草創伊始就打出“通過乾乾淨淨地賺錢讓人相信乾乾淨淨地賺錢是可能的;通過實現理想讓人相信實現理想是可能的;通過改變世界讓人相信改變世界是可能的,即使在中國”這樣一個雄心勃勃的口號。口號算不上什麼,但令人尊敬的是這家小企業給員工開出的工資是一節課1800元!這家公司就是“老羅英語培訓”。
  我們有一些四不像的企業,又是行政壟斷,又是海外和國內同時上市,海外股東一年分紅就高於投資,國內股東一百年分紅都撈不回本。按摩根士丹利的各國股票指數算,雖然拉美國家GDP增長速度遠低於亞洲新興市場、低於中國,但過去15年裏,拉美股票指數累計增值3.58倍,而亞洲新興市場股票才累計增長14%,美國SP500累計增長143%。這説明,我們的很多企業,不一定盡到了基本的股東信託責任。
  他們盡到對員工的責任了嗎?同樣未必。近十年來,中國産業企業盈利水平大幅進步,跨進高利潤時代,但勞動者報酬佔GDP比例不斷下降。全國總工會2005年對10個省份中的20個市區1000個各種所有制企業以及1萬名職工的問卷調查結果證實:我國從1998年到2005年,産業企業利潤年均增長為30.5%,城鎮單位勞動報酬年均僅增長9.9%。另據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對天津等5個城市的紡織企業調查,90%的企業職工工資3年分文未漲。根據瑞士國際治理髮展學院編著的《IMP世界競爭力年鑒2002》資料,2001年各國每個製造業工人每小時全部報酬美元最高的是德國為22.2,次之是美國為19.86,第三是日本為19.5,我國排在倒數第三名為0.53,而印度製造業工人每小時工資是我國工人的1.5倍。
  鉅額財富都去了哪?也許從這裡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豹: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郭樹清不久前提到一個在我國司空見慣的奇怪現象:多年前他在央行工作時發現,我們的工資性支出佔行政經費的10%左右,另外90%用於會議、交通、差旅、通信等方面,而外國的央行和金融監管機構正好相反。我們對增加工資津貼或個人貨幣收入非常敏感甚至反感,但是對往項目上花錢,採購物資花錢一點都不心疼。
  為社會理財,是企業家義不容辭的責任。是只顧一門心思為自己和管理層賺錢與揮霍,還是讓股東和員工一起分享企業發展的果實?是做一家只顧賺錢的公司,還是做一家員工充滿歸屬感、充滿凝聚力和創造力、受社會乃至全世界尊敬的偉大公司?
  《亞洲華爾街日報》2010年評出的亞洲200家最受尊敬企業名單中,阿里巴巴在中國大陸企業中位列榜首。阿里巴巴又是誰?它的主要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雲是CCTV2004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我多麼希望,從今往後,年度人物裏個個都如此剽悍、如此英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中國網事•感動2010”年度網絡人物評選 2010-12-13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在滬杭舉辦論壇 2010-12-13
中遠集團榮獲《2010 CCTV中國年度品牌》 2010-12-09
2010年度爛書榜出爐 2010-12-09
2010年度“中國汽車口碑榜”活動上線 2010-12-09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兩個同步"概括"十二五"分配改革要義[思想]陳思進:一輩子租房又何妨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