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興産業敲開跨越發展之門
2010-12-13   作者:江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當前,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已成為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世界各國增強國際競爭力、搶佔未來經濟發展制高點的重要戰略選擇。今年10月,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決定》。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在謀劃“十二五”時期的發展時,明確提出要“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這為欠發達地區提供了實現跨越發展的難得機遇。欠發達地區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特別是結合實際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才能實現發展的新跨越。

  深刻認識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重要意義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制約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瓶頸問題,主要是産業結構不合理、傳統産業比重過大。積極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並用相關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能夠有效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推進生態經濟建設的重要舉措。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照明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積極推進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對於欠發達地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的有機統一有着重要意義。
  實現經濟跨越發展的有效途徑。將戰略性新興産業作為主攻方向,打造戰略性新興産業聚集區,確保在若干關係長遠發展的新興産業領域搶得發展先機,同時輻射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將極大地促進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提速、提質、提效,真正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軌道,從而實現跨越發展。

  科學選擇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方向重點

  圍繞發展要求,確立産業選擇原則。一是突出特色。欠發達地區應根據自身特點和比較優勢,找準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比如,江西省贛州市有“稀土王國”、“世界鎢都”之稱,應立足鎢和稀土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永磁電機、半導體照明等産業,努力打造産業集群,提升核心競爭力。二是堅持科學發展。瞄準世界科學技術發展前沿和産業高端,努力在核心技術領域實現突破,選擇發展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創造就業機會多、經濟效益好的産業。
  加強戰略研究,準確定位發展目標。欠發達地區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強化戰略思維,樹立世界眼光,遵循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律,按照高起點、高標準、布局合理、適度超前的原則編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堅持市場主導和政府推動相結合、壯大規模和調整結構相結合,以龍頭企業為引領,以專業化園區為主要載體,努力走出一條企業集聚、産業集群、節能環保、發展節約的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之路。
  發揮後發優勢,科學把握發展重點。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有利於將欠發達地區的後發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經濟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優勢。其重點是:發展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産業,健全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標準體系,積極探索和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發展信息産業,加快推進經濟社會信息化,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新材料和新能源産業,突破關鍵産業的薄弱環節,推動資源型産業加快轉型升級;發展生物産業,推進生物製造關鍵技術的開發、示範與應用。

  認真落實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關鍵舉措

  建立政策導向機制。制定研發、生産、市場聯動發展的“三位一體”創新政策,全面解決發展過程中的技術瓶頸制約問題;完善市場政策,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良性發展;在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初期,給予其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制定相關金融政策,鼓勵企業上市融資,組建戰略性新興産業創業投資基金;等等。
  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建立健全創新體系,搭建開放的創新平台,不斷釋放自主創新的能量;鼓勵企業不斷積累技術研發能力、管理經驗和資本實力,以形成核心技術優勢;通過優化産業布局,促進産業園區規範化、集約化、特色化發展,不斷增強重點區域和園區的産業集聚創新功能;通過建立産學研創新聯盟、行業創新平台、重大創新基地,加快推動一批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産業化,努力提高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內在發展動力與持續創新能力。
  加快人才隊伍建設。依託大專院校培養不同層次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專業技術人才,同時加大對技能型人才的培訓力度;面向海內外招聘具有跨學科知識、跨行業經驗和廣闊視野的戰略性新興産業領軍式人才,廣泛吸納用好各層次人才;支持行業組織對企業負責人進行知識和能力培訓,提升企業家經營管理和創新能力,培養創新型企業家。(執筆:彭光華  羅貞禮)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悄然布局非煤新興産業“煤超瘋”瘋勁不再 2010-12-10
特殊鋼納入“十二五”重點扶持新興産業 2010-12-10
李毅中:積極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 2010-12-09
中關村,中國戰略性新興産業策源地 2010-12-08
競爭是孕育新興産業最佳環境 2010-12-08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兩個同步"概括"十二五"分配改革要義[思想]陳思進:一輩子租房又何妨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